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对水体生态系统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人类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通常存在投资较大或是对水环境有二次污染等问题,相比较而言,生物法除藻具有高效性、环境友好性等优点,因此如果能获得具有较高溶藻效率的溶藻细菌,选择生物法除藻更为理想。本文从不同分离源获得3株高效溶藻细菌,以水华暴发时的常见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特性,初步探讨了溶藻细菌的溶藻机制,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3株溶藻细菌进行了鉴定。首先分离溶藻细菌,分别以蓝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池塘、铜绿微囊藻驯化的活性污泥、黄化的铜绿微囊藻液等作为溶藻细菌的分离源,分离出3株对铜绿微囊藻有较高去除效果的溶藻细菌,编号分别为WM4、WM5和FS1。将3株溶藻细菌进行16SrDNA序列鉴定后,使用BLAST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己知序列进行相似性对比,并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Phylogenetic tree)。结果表明,分离的3株溶藻细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WM4、WM5和FS1在Genbank中的Accession Number分别为KC523391、KC523392和KC523393。其次对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及溶藻方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溶藻细菌WM4、WM5和FS1与藻液反应4d后的除藻率分别为64.1%、45.7%和54.8%,溶藻细菌WM4、WM5和FS1都是通过分泌溶藻物质间接溶藻。最后研究了外界因子对细菌溶藻效果的影响,分别有溶藻细菌生长周期、温度、光照和pH值,结果表明,3株溶藻细菌在稳定期和衰亡期的溶藻效果较好;在五个温度条件下,3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为30℃>35℃>40℃>25℃>20℃,即3株溶藻细菌均在30℃时溶藻效力最高;在无光照条件下的溶藻效果比光循环条件下的溶藻效果要好一些;研究不同pH条件下3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时,均在pH10时溶藻效果最好。另外,本文还探究了细菌传代对溶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溶藻细菌随着传代数的增加,菌株的溶藻活性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