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解构主义的理论中,“误读”意味着创造性阅读,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概念。不同程度的“误读”,是异质文化交流中必然存在的现象。 文字和影像,分属不同的媒介。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也就是将语言文字艺术转换成视听艺术。在这个过程中,“误读”自然也不可避免。 金庸小说自50年代搬上荧幕以来,历经无数的电影、电视剧版本。而世纪之交大陆媒体的热情投入,使得“金庸热”再度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以90年代以来的金庸影视剧为例,从影像特点和影视区别方面分析了影像自身形式特性的约束;从狂欢化冲动和媚俗倾向方面分析了受众的市场反应;根据区域和个体的不同分析了主体读解方式的差异;根据多元化理解和平民化倾向分析了时代思潮的影响;最后,由多元格局中的解构意识分析了叙事风格趋向个人化的状态。 90年代以来金庸影视剧的改编情况,其实是影视与文学、影视与社会、影视与时代之间关系演进的缩影。改编过程中对原著的修改、发挥,不仅丰富了原著内涵,拓宽了原著视野,也为广大读者、观众提供了新的理解原著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