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钛种植体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改性(nHA)对骨结合及RANKL、OPG表达的影响,探讨钛种植体表面nHA改性在促进骨结合过程中的作用,进而为临床种植体表面设计提供相关研究基础。方法:取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15只(均为6月龄左右),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每只兔子采用双侧自体对照,即在右侧后肢股骨髁下外侧植入1枚实验组(nHA)种植体,在左侧同样的部位植入1枚对照组(Ti组)种植体。术后2w、4w、8w分别处死一组动物,获取约15mm3大小含种植体的标本。将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及X线片观察,之后制作脱钙切片进行HE染色以及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RANKL、OPG的蛋白表达水平。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均运用SPSS17.0进行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体观察:所有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良好,均无松动脱落现象,种植体周围也无感染、化脓及异常生长的软组织。X线片观察:随着种植体植入体内时间的增加,两组种植体周围的低密度影像范围均逐渐减小甚至消失,但在2w和4w时,实验组种植体周围的低密度影像范围均比对照组小,而8w时,两组种植体周围的骨密度与正常的骨组织密度均无明显差别。HE染色观察:随着种植体植入体内时间的增加,两组种植体周围的新生骨及骨小梁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在2w和4w时,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均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nHA可以促进早期骨结合;8w时,两组种植体周围均可见连续红染的新生骨,两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均很高,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生长在8w时达到稳定水平。免疫组化检测RANKL、OPG蛋白表达:所有种植体周围均可检测到RANKL、OPG蛋白表达,2w、4w、8w时,实验组和对照组RANKL、OPG的MOD值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在2w和4w时,两组动物RANKL的MOD值均大于OPG,而8w时结果相反,反映早期破骨活跃程度大于晚期阶段。2w时,实验组RANKL/OPG的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早期阶段实验组的破骨活跃程度更高;4w时,实验组RANKL/OPG的比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的破骨活跃程度下降,而对照组的破骨活跃程度仍处于升高状态;8w时,实验组RANKL/OPG的比值略小于对照组,且均小于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晚期阶段两组之间破骨活跃程度无明显差异,且已转化为成骨阶段。结论:n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以促进早期骨结合。在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的过程中RANKL与OPG蛋白均有表达,且RANKL/OPG比值的变化规律与骨结合过程一致,提示钛种植体nHA改性后促进早期骨结合可能与其促进骨结合中破骨细胞的形成与分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