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及其比较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围绕四川省和重庆市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及相关要素,通过政策文本量化明确信息资源配置程度现状、历年变化趋势,并比较两地之间差异;探究信息资源配置程度的提升对川渝两地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通过与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适宜标准进行对比,明确差距大小,总结川渝两地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配置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健全完善信息资源的对策与建议,进一步推动两地传染病防控水平的提升。方法:在健康系统宏观模型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德尔菲法明确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适宜标准、评价指标。全面收集2004-2020年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配置相关文献资料,并按照相应字段定位及赋值要求对文献关键信息进行摘录;采用Excel2010汇总、分析川渝两地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配置现状、变化;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信息资源配置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两者间的关联程度;采用规范差距分析法研究川渝两地现实情况与“适宜标准”间存在的差距,探寻存在的问题。结果:1.川渝两地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广泛收集程度。横向比较结果显示,2020年四川省信息广泛收集程度略低于重庆市,四川省信息广泛收集程度为73.8%,重庆市信息广泛收集程度为74.7%,仅相差0.9%;纵向比较结果显示,四川省信息广泛收集程度由2004年的69.7%增长至2020年的73.8%,提高了4.1%;重庆市信息广泛收集程度由2004年的65.9%增长至74.7%,提升了8.8%,川渝两地均呈发展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川渝两地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广泛收集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61、-0.708,方程解释程度分别为78.6%、61.1%。2.川渝两地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程度。横向比较结果显示,2020年四川省信息有效利用程度高于重庆市,四川省信息有效利用程度为21.7%,重庆市信息有效利用程度为13.5%,相差8.2%;纵向比较结果显示,四川省和重庆市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程度较2004年的0.0%均有提升,四川省2020提升为21.7%,重庆市2020为13.5%,两地均呈现均匀上升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有效利用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668,方程解释程度分别为54.9%、36.4%。3.川渝两地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程度。横向比较结果显示,总体看来,四川省信息互联共享程度高于重庆市,2020年四川省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程度为49.6%,重庆市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程度为40.3%,相差为9.3%;纵向比较结果显示,2004-2020年,四川省和重庆市均提升较快,四川省提升48.5%,重庆市提升40.3%,两地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信息互联共享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715,方程解释程度分别为74.5%、42.6%。4.川渝两地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配置程度。信息资源提升速度较快,信息广泛收集程度较高,但仍然与适宜标准仍有较大差距,量化后,川渝两地信息资源配置整体适宜程度分别为56%、49.5%。分析发现,川渝两地信息资源配置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0.703,方程解释程度分别为72.8%、47%。结论:随着我国对传染病防控信息资源的逐渐重视,川渝两地信息资源配置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川渝两地传染病防控领域信息资源收集系统已基本建立,但距适宜标准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由于识别公共问题的程度、提出公共卫生问题干预措施的程度、预警公共卫生问题的程度、开展公共卫生问题干预效果评估的程度、提出公共卫生问题应急措施的程度等原因,使信息的有效利用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传染病防控信息资源的广泛收集和有效利用有利于对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壁垒,但目前仍有待完善之处。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重庆市安宁疗护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试点区县安宁疗护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并明确其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及其原因,最后为重庆市未来发展高质量安宁疗护服务提出建议。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定性访谈法,初步建立安宁疗护服务评价指标;然后,通过2轮德尔菲法(Delphi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各指标的科学性进行论证;再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将指标中各因素的因果关系分成若干个层次,由专家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了解职业倦怠和隐性缺勤现状,分析两者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研究两者关系,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团队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构建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关系的逻辑框架。2.问卷调查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8171支团队中随机地选取582支,对被选出的每支团队的全部成员进行调查。职业倦怠调查
学位
目的:本研究聚焦传染病领域,量化评价四川省、重庆市把握公众健康需要水平的现状以及历年变化情况,并明确与适宜标准的差距;探究把握公众健康需要水平的提升对两地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总结两地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把握公众健康需要的优势、劣势,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优化策略。方法:在健康系统宏观模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德尔菲等方法明确了把握公众健康需要能力的要素构成、评价指标、适宜标准。全面收集川渝
学位
目的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话题。消费者主动获取食品信息的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中,但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有主动参与的意愿。如何科学有效地快速判断一个区域范围内食品安全公众的参与度情况便成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研究者对机器学习的热度不断高涨,机器学习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因此,本研究将收集到的专家评估结果与受访者自我评价结果相结合,打破传
学位
背景: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至今,全国居民经历了2020年初各地封闭管理、限制出行的“疫情封闭期”,以及疫情得以控制、各地解封之后进入疫情相对平稳阶段的“疫情平稳期”。本研究探索在不同时期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感知对应对行为的影响情况,并研究风险感知通过新媒体使用、社区(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作为中介效应,对应对行为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方法:借用新冠疫情风险感知量表用于测量居民风险感知情况,依据风
学位
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并在近几十年成为流行病。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属于正常糖代谢和DM之间的过渡阶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目前我国IFG的人群正处于增长趋势,但约50%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IFG状态,DM防治极其严峻。多项研究表明,早期识别IFG人群进而及
学位
目的:新冠大流行当前已经成为一项最严峻的全球健康挑战,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人际传播,人具有流动性,促进传染的因素一直存在。对国家而言,群众的响应与行动对国家疫情防控效果至关重要。风险感知与行为密切相关,然而,对COVID-19的风险认知在人群之中存在很大差异。本研
学位
目的:日益增长的院前医疗急救需求使得院前急救资源配置不均匀的问题愈发突出,阻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的进程。本研究在重庆市院前急救资源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对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空间可达性及其分异特征进行评价,同时探讨可达性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院前急救资源配置、提高院前急救可达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比例法分析重庆市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的配置和供需现状;(2)利用最近邻法、增强的两
学位
目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通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2016—2020年成渝经济圈区域内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成渝、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四大经济圈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发现成渝经济圈在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与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成渝经济圈卫生规划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文献
学位
目的:研究基于温泉的全方位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高危人群体检指标及睡眠质量等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慢性病高危志愿者114人,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干预组57人和对照组57人。干预组在统景温泉度假村集中食宿,接受4周(28天)的全方位健康管理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包括制定规律合理的日常作息安排、平衡膳食、适宜的运动(温泉水疗、八段锦以及其它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干预等,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