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呈现出关联性越来越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趋势,并且随着金融子行业混业经营程度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外溢效应会在金融市场中传播和扩散,最终造成系统性、全局性冲击。由于这种日益紧密的联系伴随着金融市场传染的复杂性,近年来利用复杂网络建模的方法应运而生,为解决金融市场复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将以复杂网络方法为基础对金融市场联动性和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呈现出关联性越来越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趋势,并且随着金融子行业混业经营程度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外溢效应会在金融市场中传播和扩散,最终造成系统性、全局性冲击。由于这种日益紧密的联系伴随着金融市场传染的复杂性,近年来利用复杂网络建模的方法应运而生,为解决金融市场复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将以复杂网络方法为基础对金融市场联动性和金融风险传染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基于我国金融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相关系数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法,进而利用阈值法确定适当的阈值来构建金融风险传染网络,作为后续联动性和风险传染研究的基础。接下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金融市场联动性:静态方面,分析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小世界性质,并以三个中心性指标为风险传染的三种衡量标准,对金融风险传染网络中不同金融子行业的特定节点进行分析,识别在风险联动中的重要机构;动态方面,利用DCC-MGARCH模型对行业动态条件相关系数进行分析。最后,从不同的传染源、治愈率、免疫失效率三个角度对现实金融网络进行SIRS传染病模型模拟,相应地提出金融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通过联动性和风险传染研究,主要结论有:1)所构建的风险传染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性质,但小世界性质只有在危机蔓延时才会出现,特别地,2020年疫情爆发期间小世界性质明显,表现为聚类系数急剧上升,平均路径长度跌至近十年来最低点;2)中心性指标分析中,发现证券类机构是主要的风险驱动机构,并且作为风险传染的中介作用也最强,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地方银行是主要的风险接收机构,大型金融机构兼具风险传染和接收的作用,最后识别出了各金融子行业综合风险传染能力最高的机构;3)动态联动性方面,银行业和保险业在近十年基本上保持联动性最强且最稳定,2015年股灾和2020年疫情期间的金融市场联动性在所构建的网络中得到较好的表征,其中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冲击表现为短暂性;4)在金融风险SIRS传染分析中,发现证券机构作为传染源时风险传播速度最快,多元金融机构最慢,但最终传染状态相同,对于风险传染的控制,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免疫失效率都能有效控制风险在市场中传播蔓延,具体来说,提高治愈率对以证券机构为传染源的风险传染控制效果最好,降低免疫失效率一开始成效很小,但长期效果比提高治愈率显著。
其他文献
在司法过程中,罚金刑适用越来越广泛,但判决生效后的罚金刑却常常难以得到执行,经过逐年积累,罚金刑的适用与执行之间正在形成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在判决普遍难以执行的大背景下,罚金刑的执行面临着雪上加霜的窘境,罚金刑制度正在适用率与实执率的现实背离中逐渐沦为没有威慑力的一纸空文。一方面,随着罚金刑的扩张立法和“扩张罚金刑,相对应减少自由刑”刑事政策思维在司法中的应用,罚金刑的适用率和适用金额持续上升;另
目前,我国机动车保险保费收入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机动车保险保费收入达到8244.75亿元。飞速增长的机动车保险市场成为了滋生机动车保险诈骗犯罪的土壤。我国机动车保险诈骗犯罪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大量的车险诈骗犯罪制约了保险行业的发展,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侦查学,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深入分析我国当前机动车保险诈骗犯罪案件的原因和现状;剖析机动车保险诈骗犯罪的各
高频交易是一种根据相应算法,分析市场信号,通过计算机技术,以毫秒甚至微妙为时间计算单位,自动且超高速地生成、执行和取消订单,从中获取利润的金融市场交易方式。高频交易技术是一种中立化技术。相关研究表明,高频交易技术对增加市场流动性有积极意义。但是,高频交易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滥用高频交易技术会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甚至可以操纵金融市场。2020年《刑法修正案(十一)》在传统的三种操纵市场行为类型基础上增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但家庭暴力却是本该温馨的家庭氛围中的不和谐音符。家庭暴力严重侵犯人权,危害社会稳定,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在国际社会上也曾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12月27日,我国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尽管《反家庭暴力法》在颁布后卓有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家庭暴力犯罪取证困难的现实问题,取证难也就意味着有关家庭暴力的诉讼难以继续,进而许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的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救济,本该幸福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设立虚假诉讼罪后,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犯罪形态的认定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相似的行为存在轻重不同的刑罚。这既是对法律面前皆平等理念的破坏,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虚假诉讼罪既遂需要本罪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充分实现。通过对判决书和刑法理论的梳理发现,对犯罪构成要素是否充分实现的认定有重大影响的核心问题是本罪既遂是否需要出现犯罪结果?对
近年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较为频繁。这一罪名从设立到现在经历了从蛰伏到活跃的过程。目前该罪的频繁适用也对本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研究可以发现,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因果关系认定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本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已不能全然应对,所以在本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中应当尝试新的因果关系理论。第一章主要是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因果关系概述。首先,妨害传染病防治
特情介入作为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侦查措施,特别是在零包贩毒案件的侦破中卓有成效,但仍然可能存在特情引诱问题。目前在特情引诱的概念、主体界定上仍然存在混淆情形,在立法上,虽然《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对隐匿身份侦查作出了规定,各省市、地区也根据本管辖区域内的司法实践情况出台了一些意见、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但仍然无法统一其审查标准的适用;在实践中,裁判者所采取的审查标准也各不相同甚至出现矛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快递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愈加紧密。快递业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极大满足了人对物在运输中便捷、安全、私密等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隐患,犯罪嫌疑人利用快递行业在物品运输的全新特点,进行毒品等违禁品的交易,给社会管理带来新问题,给刑事侦查带来新挑战。快递作为新兴产业,在与侦查理论的结合方面还存在空白。目前,学界关于涉快递毒品犯罪案件的研究主要是将快递作为毒品犯罪的运输
调查核实为立案前阶段,侦查主体在该阶段对已经存在的犯罪事实或者即将发生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取证,以确保是否具备立案的必要,进而开展诉讼程序。调查核实是后续立案侦查的引线,是侦查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对调查核实阶段电子数据取证活动疏于规制。立案程序以及立案后的侦查程序,都以诉讼程序的方式在刑事诉讼法中予以明确规定,但对于立案前的调查核实阶段却未予以规定。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
随着网络婚恋、交友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平台寻找“知己”,互联网交友平台在方便人们交往的同时,也成为了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从2019年起,“杀猪盘”网络诈骗犯罪的发案数量开始不断上升,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杀猪盘”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犯罪中人均损失最严重的犯罪类型之一。此类犯罪的增长,不仅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网络金融秩序,还对社会人际交往信任造成严重伤害,对受害者的情感造成创伤,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