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文革”美术是伴随着政治运动而形成其独特的风格的,作为政治工具,其创作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从现在看来是违背艺术规律的。“文革”期间的中国画,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抛弃传统的精髓,大量吸收西方写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火热的革命生活”。“文革”时期的水墨人物画同样体现着它本身的特定时期的艺术特点,片面强调为政治服务,过分重视题材和内容而忽视艺术形式,以及强调艺术的阶级性等做的文艺路线,束缚了画家的创造意识和自由。即便如此,它也是中国美术史上水墨人物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着眼于对“文革”时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构图、技法等方面来研究文革水墨人物画的特点。文章大致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概括地讲述解放后“文革”前中国美术新环境下的水墨人物画,即以徐悲鸿为代表的革新型画家的水墨写实人物画的出现、新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形势。第二章主要从“文革”时期的美术创作、“文革”时期的特殊时代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文革”后期水墨人物代表画家及其作品特点和“文革”时期水墨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的特点,来说明“文革”时期水墨人物画的总体特征。这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第三个章节则从“文革”后水墨人物画的转变:绘画的艺术思想的恢复、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的恢复和转变,来印证文革时期水墨人物画对“文革”后水墨人物画的巨大影响力。“文革”水墨人物画在艺术表现上,所谓中国画的根性——书法用笔、随机渗化、趣味、通透、空灵等是微乎其微的,许多画家为不招受政治上的残酷批判,想办法让笔墨的表现适应写实造型、科学透视、素描关系,笔墨越来越依附于对结构的表达,色彩也越来越光滑红润。1976年“四人帮”的粉碎,使中国艺术家感受到绝处逢生的欢乐。画家以充满激情的画笔表现这一历史性的胜利,但在艺术思想上,仍然沿着过去二十多年形成的习惯性路径运动。整个的中国画坛在文革结束之后的最初几年内,大体上还是沿袭“文革”前的创作的思路和表现手法,只不过随着政治形式的变化,许多作品的创作题材、内容、技法表现形式等多多少少也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