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大规模学业选拔考试一直主导着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系统,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制约着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拉大了区域间和校际间教育质量差距,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目前,国际上有关教育评价的研究正在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过渡,各国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以及各种学业质量国际比较体系陆续出台。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上海市在评价研究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体系(以下简称“绿色指标”)。作为第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绿色指标”以抽样检测的方式定期测评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和课程标准实施情况,不但诊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为政府和教育部门改进政策提供科学数据,旨在改变“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单一评价现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同时为全国其他省市和地区建立地方版评价体系进行示范。“绿色指标”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评价机制正逐步走向完善,科学的评价观正在逐渐形成。鉴于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教育质量公平是时代发展特征,本文选取教育公平的视角,评价与分析“绿色指标”。本文首先介绍“绿色指标”出台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绿色指标”是时代发展与国内教育公平实证研究的必然产物,然后阐述教育公平的内涵和原则,从宏观层面分析教育公平与“绿色指标”的内在联系,说明从教育公平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对“绿色指标”进行内容分析和过程分析的结果表明:“绿色指标”评价框架完整、评价形式多样、制定过程民主、运行机制合理,具有科学、全面、公正的教育评价观,是一项体现人文关怀和公平教育理念的评价政策。但是其公平性方面还存在缺失,本文为此提出政策建议,如增加政策主体、构建全面评价指标、健全外部监督机制等,旨在完善政策内容、提高政策效能、增加政策价值,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有序发展,加快实现教育质量公平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