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地学报》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史地研究会创办,是1920年代一份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史学为主的学术刊物。它有基本固定的编辑群、作者群,以及独立的学术取向与思想意识,而这些特征同样在其后续的《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以及《国风》等刊物中得到延续。围绕这些刊物组成的知识传授与思想传播系统是近代中国思想世界构成的重要部分。本文的研究就是依托1920年代的南高—东大这样一个“场域”,在大学、教师、学生、团体、刊物等等各种“客观关系”之中,来梳理其谱系、考察其学术的认知与思想的表达,探讨其在“五四”之后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进路。全文分为前言、正文五章与结语三部分。前言主要介绍本专题研究的缘起、研究现状、方法与思路等。正文部分首先是运用档案、日记等材料,在南高—东大这个时空“场域”中考察《史地学报》及其学人群体。这包括两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南高一东大系科设置与学风背景下,史地研究会的成立、《史地学报》的创办与基本内容介绍,以及《史地学报》的终刊与该学人群体的后续努力。第二章论述学报群体的主要成员谱系构成以及他们在南高—东大场域中的活跃身影,并选择其领军人物柳诒徵作为详细论述对象;同时,重点探讨该群体与校内其它文科刊物的关系以及其中表达的思想倾向。接下来的三章,以文本解读为主,结合他们在南高—东大的实践,探讨其学术追求、国史认知与史地教育观念。全文第三章将《史地学报》放入中国史学转型的发展脉络之中,从《史地学报》相关史学论文的表达中,论述他们的史学认知,如:何为史、史之范围、史学与科学、史之用以及新的学术范式下的分科与宏通之取向等,展现他们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建设思考,最后突出的是柳诒徵的致用史学理念与史学建设路径之探求。第四章论述他们对国史的认知与宣传主张及实践,探讨他们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如何阐述传统,以展现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价值取向与追求。第五章论述他们的史地教育认知以及对现实史地教育问题的改进建议与实践努力,同时结合南高—东大史地学系课程设置与他们的教育理想,阐释其史地教育观念与取向。结语部分简要总结全文,揭示该群体从学术的角度,谋求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进路,以及他们在近代中国社会变动中的角色担当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