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合并业务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我国对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与国际通行的处理方法却在较长时间内没有达到统一。这就给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尤其是资本的国际积累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在跨国并购日益风靡的今天,“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就是要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相关规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进行比较。本论文主要从两个准则的发展、内容、适用范围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概念的界定、理论基础和核算方法等几个方面的不同,进而研究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过程中所要把握的原则和遵循的策略。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论文研究的依据、背景、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从企业合并的概念界定、动因分析、会计处理方法和报表理论依据四方面阐述企业合并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首先分别论述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合并准则的基本规范,其次对两个准则做出比较分析,得出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合并准则在大方向上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准则规范的内容、概念的界定、会计处理的方法和理论基础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第四部分分析研究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尚未完全与国际趋同的原因;第五部分通过前四部分的分析得出,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过程中所要把握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与会计环境相融合的原则和保持统一性的原则。同时提出持续国际趋同应采取的策略,主要有:宏观上优化会计环境,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建立会计准则的反馈与评价机制,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等四个方面;在“企业合并”这一微观准则的国际趋同中应注意解决七个方面的问题:基本概念的界定问题、合约合并的规范问题、合并对价的计量问题、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完全商誉的采用问题、权益结合法的使用问题和准则自身的统一性问题。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论述,只有做好上述问题的趋同,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我国企业向国际市场迈进、吸引国际流动资本的投资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维护企业微观利益以及国家宏观利益的最大化。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规范研究的方法。在文献综述部分采用了归纳法;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企业合并的相关规定部分采用了演绎法;在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以及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时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原因并提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