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历史观与新形态—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述评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更新与开放为宏观的理论背景,对文学批评观念更新的契机、发展的历程进行微观的阐释与总结,回顾了文学批评历史观在新时期的反思与调整,探索了文学批评新形态--本体批评、主体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在新时期的诞生及发展轨迹,梳理出文学批评各形态的理论贡献及不足,指出了今后文学批评会融合种种批评形态,朝着既重形式又重内容的审美综合批评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化浪潮正在日渐深入地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世界各国举办的大型活动盛会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奥运会开幕式,作为颇具代表性的大型
审美情感问题,是艺术创作上的核心问题.审美情感则是在一定审美理想光照下,对生活和日常情感作审美性地集中、升华与超越,并予以精湛的艺术定型.审美情感也不同于理智情感和
近年来,作家方方以其小说的悲剧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通过与经典悲剧的比较,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方方小说悲剧的美特性,即悲剧人物的世俗性、悲剧冲突的内敛性、悲剧
作为词坛的大家,辛弃疾转益多师,搜罗万象,融铸唐诗如己出。辛词对唐诗的接受绝非偶然,是外部机缘与内部因缘合力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宋代浓厚的宗唐文学风尚及文化传播手段
汉魏六朝书论记录了崔瑗、王羲之、羊欣等的书法理论及思想,其语言具有一定的口语化和专业化特点,能反映当时的美学思想和人们的审美情趣,是我们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目前学
叶芝是爱尔兰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位诗人。作为英裔爱尔兰人,作为用英语为爱尔兰创作的英-爱诗人,作为浪漫主义向象征主义过渡时期重要诗人,他身上有太多的混杂成分而让人琢
19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创刊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30年9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
对文学史的观照可以从多种角度切入,本论文选取的宗教视野乃其中之一。这种视角选择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以“宗教视野”审视文学变革,可以跳出单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叙述模式,而
该文以"欲"范畴为研究对象,采取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将"欲"视作一个历史性范围将其植入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的美学思潮与现象中加以考察."欲",指人的本能欲望
中国当代文学的进程总是与当代生活取着同一步调.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发生之间的17年,是当代文学继承40年代"延安文艺",推进一体化的17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