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结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区域的结合日益紧密。流域作为最典型的一种区域类型,其较强的整体性与自组织能力是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的科学基础。 本文以赣江流域为例,首先通过历史资料的分析,提炼出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概念模型。然后分别对赣江流域面状的“核心-边缘”结构、点状的城市中心性、线状的交通线通达性空间结构及航道开发过程、港口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借鉴城市空间结构自组织理论,建立流域空间结构演化模型。最后对赣江流域的空间结构优化进行了尝试。 本文研究过程中,注重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力争对传统的空间结构研究方法作有益补充。并引入历史分析方法,将空间结构研究覆盖的时间尺度拉长,更有利于进行演化过程的模拟。 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与赣江流域的3面环山的特点相对应,赣江流域经济格局显示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南昌、新余、抚州3市周围地区构成经济核区,景德镇地区为次核心区,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是流域内主要城市,而其他地区则为经济边缘区。 (2)赣江流域城市中心性不强,除南昌外均不足以成为地区的增长极,城市体系结构不完整,缺乏中间层次城市。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对全省的带动作用不强,一方面是由于南昌实力较弱,另一方面也由于各地级市过于弱小不能与之相呼应。 (3)赣江流域内公路网络的发展,加强了省内城市间及与省外城市间的联系,对缩小地区间的发展潜力差距有明显作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是调控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4)赣江流域的航运发展史,就是古代城镇的兴衰史。赣江作为中国历史上联系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重要通道,使得江西省曾是历史上最发达的省区之一。如今,江西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降低,并逐渐沦为经济边缘区。赣江各主要港口地位明显下降,专业性不强,港口的集中程度也很低。 (5)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分内部充填、双核形成和发展等阶段。唐朝以前,主要是各小流域中心城市及干流交汇点城市的出现。后来主要是干流城市相对地位的变化。明清以后,九江的地位明显超过赣州,成为江西第2重要城市,与南昌构成双核结构。 (6)流域空间结构演化主要受航道等级、城市居中性以及腹地大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开发模式的流域出现不同的空间结构类型。总体上有2种结构类型:一是以流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或以门户城市为核心的单核模式,二是以流域中心城市与门户城市功能互补的双核结构模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赣江、闽江、汉水流域的实例证实了模拟结果。 (7)赣江流域空间结构布局应首先以九江-南昌-新余-萍乡为主要轴线,利用上海、杭州、广州、香港等省外强中心的扩散作用,带动上饶、赣州2市发展成为地区增长极。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内容,而且对认清江西省空间结构演化规律从而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