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编码和解码信息的言语交际,翻译研究往往需要一定的理论模式去支撑。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就是其中两个被认为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模式。尽管这两种理论均对语用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其中任何一个的单一应用并不能为翻译过程提供足够的说服力和满意的解释。因此,融合这两种理论而产生的关联顺应理论就作为一种较全面的言语交际模式发展起来。 本文将关联顺应模式作为理论框架的基础。关联顺应模式是在结合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论以及Verschueren的顺应论基础上建立的。它是一个跨文化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在该理论框架中,翻译是一个双向的交际过程。换言之,翻译既是译者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也是译者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协调者,译者承担着读者与作者的双重使命。首先,译者要与原文作者进行交流,根据原语语境推断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以获得最佳关联。然后,译者与译文读者进行第二次交际。因为认知语境的不同,文化差异往往成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鸿沟。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同时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存在,做出适当的选择以适应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水平,确保译文读者通过有效的努力来获得最大的关联。 本论文通过定性的方法,尝试从关联—顺应模式的角度来分析英汉词语联想意义的翻译。首先,作者详细阐述了关联—顺应模式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以及该理论在翻译方面的解释力。其次,作者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词语联想意义的类别以及对照模式进行了阐述。之后,作者采用大量的例证分析,来揭示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及读者的互动关系,同时对于影响词语联想意义的主要因素及作者对此所做出的顺应也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寻找词语联想意义翻译的恰当途径。 通过英汉文化联想意义的对照,可以发现两种语言中的联想意义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差异主要是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在自然环境、审美价值、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对于文学作品中词语联想意义的实例分析充分证明了关联顺应模式确实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有着充分的合理性和强大的解释力。这一理论的应用更加清晰地呈现出在词语联想意义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能力是如何运行的,这就更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本质和言语运用的意图,从而使作者能够最终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来指导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