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从心肌间质重构及相关调控因子Ang II、MMP-3、TIMP-1的角度,探讨活血潜阳方改善左心室肥厚(LVH)的作用机理。
方法:
1、临床研究:60例血瘀阳亢证高血压病LV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口服活血潜阳方合缬沙坦和单用缬沙坦治疗14周,观察血压、心脏超声LVMI疗效,及血清Ang II、MMP-3、TIMP-1含量等指标的变化。
2、实验研究:72只雄性10周龄SHR随机分为对照组、活血潜阳方组、缬沙坦组、两药合用组,20只同龄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在给药前及给药7周、14周后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分别于7周和14周每组各取一半大鼠,观察左室肥厚指数( LVMI)、胶原容积分数(CVF)、测定心肌Ang II含量、MMP-3、TIMP-1基因和蛋白表达及血清Ang II、MMP-3、TIMP-1含量的变化。
结果:
1、临床研究:
(1)两组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压(均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2)对照组LVMI有降低趋势,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MI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
(3)与基线比较,对照组血清Ang II含量升高(P<0.01),治疗组血清Ang II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4)两组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清MMP-3和TIMP-1含量(P<0.05或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
(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P>0.05),两组治疗均不影响患者的血、尿、粪常规和肝肾功能(均P>0.05)。
2、实验研究:
(1)SHR17周龄已有LVMI和CVF增加(均P<0.01);治疗7周后各治疗组的LVMI、CVF均有所降低(P<0.05或P<0.01);治疗14周后活血潜阳方组与缬沙坦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 SHR血清和左室心肌组织Ang II含量增加(均P<0.01),心肌Ang II与LVH、CVF均正相关(均P<0.01);与SHR对照组比较,治疗7W后,三个治疗组心肌Ang II含量均降低(均P<0.01);治疗14W后,活血潜阳组血清Ang II含量降低(P<0.05),缬沙坦组血清Ang II含量升高(P<0.01),两药合用组血清Ang II含量稍低于缬沙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SHR血清MMP-3、TIMP-1含量增加,心肌MMP-3、TIMP-1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或P<0.01),且与LVH、CVF均正相关(均P<0.01);三种治疗均可降低血清MMP-3、TIMP-1含量,下调MMP-3、TIMP-1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活血潜阳组与缬沙坦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1.活血潜阳方与缬沙坦合用治疗高血压病(血瘀阳亢证)LVH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有协同增效作用。
2.活血潜阳方可降低高血压病(血瘀阳亢证)LVH患者血清Ang II、MMP-3和TIMP-1含量。
3.活血潜阳方对SHR有一定的降压和改善LVH心肌间质重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和心肌局部Ang II含量,降低循环中MMP-3、TIMP-1含量,下调左室心肌MMP-3、TIMP-1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改善胶原代谢紊乱,减少心肌胶原沉积而起效。
4.较长疗程应用活血潜阳方在改善SHR的LVH心肌间质重构方面的作用不劣于缬沙坦,其与缬沙坦合用可能在抑制心肌胶原代谢过度激活方面取得更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