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企业发展正面临着“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形势,“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通过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施了覆盖全公司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工程,各单位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建立了一体化信息平台、八大业务应用和六个保障体系,实现了从条块分割的部门级管理向协同运作的企业级管理的初步转变。
然而,在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技术平台庞杂、标准不兼容、应用与信息孤岛、系统重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业务发展等。出现这些问题并非偶然,这其实是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成果快速积累时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引发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对企业架构的规划和设计。
企业架构是一种对企业多视角的综合描述,它反映了企业的流程、技术和组织的安排。对于企业的不同参与者,企业架构提供了不同的视角,用他们容易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反映企业的状态。企业架构就象人类DNA一样,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
企业架构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构成,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问题。具体说,企业架构能够解决企业的很多问题,比如:帮助企业建立一种全新的业务运营模式,落实企业的既定战略:改进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业务运转更加高效,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帮助企业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设计改造方案;帮助企业高层领导者、董事会、股东清晰地理解企业运营的计划、价值和挑战;帮助各个业务线条进行沟通和配合,减少和消除职责重叠或盲区;提高IT价值投资回报,规避、减少或消除IT系统的风险等等。
因此,对于像国家电网公司这样的国有特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覆盖范围大、复杂程度高,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信息化建设,选择这样的时机引入企业架构理论,对企业架构进行规划和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架构在国内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而且大多数人把其理解为“IT架构”。最新的企业架构理论-TOGAF(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既包括了业务架构,又包括了IT架构,其中,IT架构又由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组成,真正体现了业务驱动IT,业务和IT的紧密集成的信息化最佳实践。
企业架构设计之初就要明确信息化战略。国家电网公司的信息化战略是:把信息化作为推进“两个转变”、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全面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支撑生产专业化和管理现代化,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为“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企业架构规划以业务架构设计为核心,通过企业价值链分析和业务建模,识别出企业核心业务能力,制定业务能力蓝图,然后通过IT架构的设计,支撑业务能力的实现。
业务架构是企业架构规划的重点,主要描述企业各业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在业务架构设计中将运用价值链模型,从流程角度梳理国家电网端到端的顶级业务流程,即:企业价值链,然后,制定企业业务能力模型,重点是细化业务领域,梳理出企业级业务组件,构建企业顶级业务视图,指导信息化项目建设。
根据企业价值链的分析,并参考行业最佳实践,国家电网公司的业务能力蓝图分为六大领域,分别是电网运营、电网调度、电网营销、核心资源管理、协同办公和决策支持能力,由此逐级细化、分解,形成覆盖业务、组织和技术多个层面的业务组件和业务流程。这些业务组件和业务流程互相交织,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数据架构设计目的是形成企业范围内的统一数据视图,有效的管理企业信息资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业务特点,企业数据模型主题域可以划分为财务、投资与项目、人力资源、物资、营销、设备、安全生产、电力市场、电网调度、综合管理10个主题域。
应用架构设计依赖于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的设计成果,为了更好的支持业务流程,保持应用与业务的高度一致,应用功能模型中的基本业务域和辅助业务域中的各应用功能与业务架构中流程保持对应或产生映射关系。应用功能与业务能力保持匹配的同时,也需要同数据架构中的数据模型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各主题域下的数据实体与相应的应用功能产生了对应关系。
技术架构描述了支撑应用架构实现所需的技术平台、技术组件,以及这些平台组件如何互动来支持上层的应用架构。
此外,企业架构的运转也需要一定的机制来保证,基本思想是按照“运行-监督-反馈”的过程,建立配套的组织、资源、方法和工具来保证企业架构的有效性。
本研究较为系统的归纳并拓宽了企业架构规划的思路、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和蓝图;进而对于与国家电网规模与发展背景相似的其它行业而言,可以从本研究的论述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