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小说的“魂”与“骨”,主题和故事模式互相成就、融为一体,为小说内容创作指明方向,提供论点,实为重要。《歧路灯》的教育主题向来为学术界所赞誉,但继李延年先生之后,少有系统、全面的论述和推进。其“浪子回头”故事模式甚至被研究者们与主题混为一谈,目前只有三篇相关论述,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对李绿园的小说、诗作等作品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并基于此进行相关论著文献的收集、整合和分类,形成论文的参照系统。对于前人提出但未被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研究。一是研究《歧路灯》的教育主题流变。通过教育题材小说系统的整合、教育题材的演进、《歧路灯》教育主题的社会意义及局限性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研究。在教育题材小说系统论述中,对教育题材的渊源进行考证,并对历代教育题材小说进行收集整理,以表格形式展现在文本中,直观地感受教育题材的特色和类型。在教育题材演进的章节中,先从教育题材整体进行大体的演进轨迹分析,再主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教育题材类型进行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分析各个类型的教育题材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在《歧路灯》主题的社会意义和局限性中,则对《歧路灯》的教育主题与前代作品进行比较,并加深理解,作出客观评价。二是研究“浪子回头”故事模式的流变。将《歧路灯》的故事模式放置在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并通过与前代同类小说的对比,凸显其特色。通过“浪子回头”故事模式的概念、演进轨迹、《歧路灯》对“浪子回头”故事模式的借鉴和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对于“浪子回头”故事模式的概念,主要从相关小说的整理和比对中得出该系统的一般规律,并联系历代小说开展探讨。对于其演进轨迹的探究,体现在对题材、情节、基本要素的具体分析之上。在《歧路灯》对“浪子回头”故事模式的借鉴和发展章节中,则是将《歧路灯》从历代“浪子回头”故事中单独列出,通过六个要素的比对来确认该小说对“浪子回头”故事模式的借鉴,并从结构、教育主体两个层面肯定其对“浪子回头”故事模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