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预应力连续梁桥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无论是公路连续梁桥还是铁路连续梁桥,在施工时都或多或少的会出现施工线形与设计线形以及梁体受力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因此,为确保预应力连续梁桥在施工和成桥后能达到设计线形和受力要求,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在施工过程中桥梁的挠度和受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量测误差、各种参数误差,如果这些误差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修正,将会导致合龙困难,桥面线形呈波浪形,并会影响桥梁的安全,降低使用寿命。本文以头道松花江大桥为工程背景,结合自适应最优控制理论,并总结国内外预应力连续梁桥成功的监控实例,提出了一些新的监控理念和措施,并形成了一套监控理论和流程,运用这套理论指导头道松花江大桥施工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1、调研了国内外预应力连续梁桥的发展以及监控理论和方法。2、介绍了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正装分析法、倒装分析法、无应力状态分析法三种方法的差异,探究了施工控制的发展思想。3、总结分析了预拱度的三种计算方法,并对多种挠度计算方法进行比较。4、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头道松花江大桥进行仿真计算和模拟分析,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自重和预应力是影响桥梁挠度和应力的主要参数。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测量误差、施工误差和参数误差,运用Kalman滤波法将施工误差和测量误差滤去,并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使得模型误差得以修正。5、对本大桥的监控研究采用自适应监控理论,根据施工阶段的划分,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自适应过程的控制。由于悬臂施工的前5#块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没有考虑温度的影响,将其列为第一阶段的控制,5#块之后温度的影响就不容忽视了,这时将考虑温度影响后的控制列为第二阶段的控制。6、以头道松花江大桥的施工控制过程为实例,介绍了施工控制的全过程和详细内容,例如:传感器的布设、应力的量测、挠度测量、误差识别、立模标高的调整等。在第二阶段的控制中,考虑温度效应后再结合Kalman滤波法,能够较准确地分析识别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误差,从而可以提供较为精确的施工预拱度,及时调整立模标高,为桥梁的理想线形、合理受力以及顺利合龙打下了基础。控制结果表明,运用二阶段控制法对线形进行控制。在大桥合拢后,根据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线形的最大偏差仅1.3cm,挠度控制在允许的误差20mm范围以内,并且桥梁整体线形平顺,应力监测结果也在容许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