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的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疼痛多位于一侧可为双侧,头痛程度多为中重度,性质多为搏动性的疼痛。头痛症状发作时常伴自主神经症状如恶性、呕吐、畏光、畏声等,另外声光刺激、劳累等因素均可使头痛程度加重或者诱发头痛的发作。偏头痛的发病率很高,而且疼痛的程度较剧烈,可使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受到很严重的影响。一些调查结果显示,约有40%的偏头痛患者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约有21%的偏头痛患者睡眠受到轻度影响,进而产生一系列危害,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偏头痛发作还严重影响患者情绪,伴发抑郁、增加脑卒中风险等。多项调查均显示偏头痛可有多种共发病,包括癫痫、重症抑郁、脑梗死等。 尽管关于偏头痛的研究有很多,但具体的机制目前仍尚无定论。近年来的研究中,三叉神经血管学说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该假说认为偏头痛的发作是有无菌性炎症引发的,其关键环节是三叉神经系统的激活,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5-H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等多种炎症介质参与发病,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异常被证实均与偏头痛相关。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限速酶,在一些研究中证实偏头痛动物模型脑膜中可有高表达。 内脂素是较早被发现的因子,但其作为作为脂肪因子被发现并被命名的时间较短,是烟酰胺磷酸二核糖转移酶的细胞外酶的形式(内脂素是其细胞外形式)。其最早发现是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 cellcolony-en-hancing factor,PBEF),后来发现内脂素在人和小鼠的内脏脂肪组织中广泛存在,而且内脂素的血清水平随肥胖程度的变动而呈现正相关的趋势,遂命名为内脂素。但其确切产生部位目前仍有争议,在血管内皮细胞等多部位均可产生。目前其炎性相关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越来越广泛。本实验通过对偏头痛患者内脂素(Visfatin)血清水平的测定,同时测定COX-2的血清含量,并分析二者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偏头痛的相关发病机制及过程,为偏头痛的预防及治疗寻找新的途径及靶点。 方法: 通过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经过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的偏头痛患者61例作为病例组,其中头痛伴先兆发作患者有22例、偏头痛不伴先兆发作患者有39例,均于偏头痛发作72小时内空腹采集肘静脉血。同时选取性别、年龄、职业及体重指数与偏头痛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9例作健康对照组,空腹采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内脂素和COX-2水平,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所得实验数据。 结果: 1、偏头痛患者组内脂素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Z=2.710,P=0.00<0.01),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头痛患者组COX-2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Z=2.06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偏头痛伴先兆发作患者与不伴先兆发作患者的内脂素血清水平两者间无差异性(Z=0.750,P=0.62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头痛伴先兆发作组和不伴先兆组两者的COX-2的血清水平无明显差异(Z=0.861,P=0.44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两者的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偏头痛患者中血清内脂素与COX-2水平无相关性,P>0.05,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在偏头痛患者内脂素及COX-2的血清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结果提示内脂素和COX-2两者与偏头痛发作相关,在其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2、内脂素和COX-2在有先兆组和无先兆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参与了偏头痛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但不参与先兆的发生。 3、内脂素及COX-2两者血清水平在偏头痛发作期血清水平无相关性,提示两者虽均参与了偏头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