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桂枝茯苓丸对PID模型大鼠不同阶段炎性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变化的影响,为指导临床用药时间段及用药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SPF级雌性未孕SD大鼠建立PID模型,采用机械性损伤子宫内膜加细菌感染法,将198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及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桂枝茯苓丸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金刚藤组及甲硝唑组)。药物分别干预7天、14天、21天后,随机抽取不同时间段各组大鼠,称重,采取大鼠血液;摘取子宫组织和卵巢组织,肉眼观察后进行称重,分别计算两者的指数;不同时间段各组大鼠血清中的前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都通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来测定;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子宫组织不同时间段的病理变化;子宫组织中不同时间段免疫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阳性表达使用免疫组化法(S-P法)进行检测。结果:1模型大鼠出现了类似寒湿瘀阻证候的表现,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有差异,不同药物干预后,各模型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的一般情况均有所改善。2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体重增加,药物干预后各组在不同时间段的体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21天桂枝茯苓丸高剂量组显著(P<0.05),不同时间段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的子宫指数、卵巢指数均有所降低,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药物干预后在第7、14、21天的子宫指数、卵巢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模型组的IL-8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两者关系呈负相关发展。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在不同药物干预后,其IL-8呈降低趋势,IL-10呈升高趋势,不同时间段各用药组最终恢复,接近于正常水平,尤以桂枝茯苓丸中剂量组较为明显(P<0.05)。5不同时间段模型组的大鼠子宫内膜均有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大部分上皮细胞在第7天时有坏死脱落,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浸润,子宫内膜充血,有明显扩张的血管;第14天时子宫内膜结构不清,排列紊乱,结缔组织增生,宫腔大量分泌物;第21天时肌纤维纹理紊乱,部分腺体坏死并被纤维结缔组织填充,宫腔内可见大量的分泌物,用药后各组表现均有改善。6不同时间段各模型组VEGF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时间段VEGF均有所降低,但第7天时桂枝茯苓丸中剂量组、金刚藤组明显(P<0.05);桂枝茯苓丸中剂量组在第14天、21天时最显著(P<0.01);药物干预后不同时间段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不同时间段各模型组的MMP-9表达呈逐渐升高的趋向,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后,除第21天的金刚藤组、甲硝唑组外,其余各用药组MMP-9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桂枝茯苓丸高剂量组在第7天时降低MMP-9的表达最明显(P<0.01);而桂枝茯苓丸中剂量组在第14天、21时天降低MMP-9最显著(P<0.01);不同时间段用药后两者的表达在各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桂枝茯苓丸通过温经活血化瘀法,除改善不同时间段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及子宫、卵巢指数等外,还可改善子宫组织的病理形态,其中桂枝茯苓丸高剂量组作用显著。可能通过调节大鼠体内功能、代谢的紊乱状态达到治疗效果。2第7天时PID模型大鼠尚处于急性发作期,清热解毒法及抗生素治疗明显;第14天后进入慢性期,桂枝茯苓丸通过温经活血化瘀法可以有效的调节慢性期IL-8、IL-10的发展趋势,可能通过升高PID慢性期抗炎性细胞因子、降低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治疗PID,进而降低PID进一步发展或恶化的可能性。3清热解毒法在PID急性发作期,能显著调节粘连相关免疫分子的表达,桂枝茯苓丸通过温经活血化瘀法可抑制PID慢性期粘连相关免疫分子的表达,推测其可能通过降低MMP-9、VEGF减轻盆腔组织的粘连,改善盆腔的微循环,从而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损伤组织的清除,以此达到治疗PID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