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外国许多优秀文化成果被引介到中国。这些文化成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纪录片就是其中之一。国外纪录片通常带有声音与字幕,但多数都以外文形式出现,而多数国内观众没有足够的外语能力来理解外语纪录片。此种现象不仅阻碍了观众对外语纪录片的理解,而且阻碍了信息传递与文化融合。因此对外语纪录片进行翻译意义非凡。人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精力做最多的事情。在语言使用中,人们也希望用最简洁的语言来经济高效地传递信息,语言学上将此称之为语言的“省力原则”或“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信息传递中的一条根本原则,其基本涵义在于:在传输的信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应该让文本越简洁越好,以便减少交流双方在编码和解码语言信息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形象一点来说就是:如果一个词足够的话,绝不用第二个。总之,该原则青睐“快而简”的表达方式,在能够充分传达信息的前提下,人们使用语言都遵循“尽量缩约”的策略。字幕本身受到时空的限制,这和经济原则里“经济”、“省力”、“一个词能表达的意思决不多用第二个”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作者选择从经济原则的角度来探讨字幕翻译的策略。本文旨在探讨在经济原则指导下,结合字幕本身的特点,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省略、简化、浓缩、简写等翻译策略。但是,在某些极为特殊的情况下,语言的结构“并非越简单越好”。是否选择简约的语言形式,译者应该有至少三方面的考虑:避免歧义结构的使用、提供充足的语境补足信息、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有可能妨碍交际的有效进行,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