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浪潮,世界各地涌现出集合着大城市、小城市、中小城镇的巨型城市区域,在这些区域内资金、人口、技术每天以不同方向方式急速得涌动着,城市区域不再以传统的地理形态划分而是被不同的功能联系塑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这些要素流的汇集使得区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地方的空间”(Space of Places)日益成为“流的空间”(Space of Flows)同时在流的重新构建下形成新的脉络与框架。与世界的发展脚步一致,中国的土地上这样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其载体就是城市群,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类似,我国的城市群发展也呈现出中西部阶梯状差异。由于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本质上是其经济发展规模、层次与等级在空间上的映射,我们选取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长江经济带作为一条贯穿我国东西部的巨大经济带,分布着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选取长江经济带沿线的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能更有效的反应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的逻辑,同时长江经济带上三个城市群正处于产业承接与转移的关键时期,研究其空间结构有助于我们为其发展结构优化与均衡发展提供有益建议。本文通过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GIS空间可视化分析、多中心实证分析以及分形理论一方面从静态的经济与人口数据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群进行了十四年期的年度发展变化分析,另一方面运用动态的交通流数据对其进行内部空间结构的横截面分析,同时以分形理论比较研究其地理形态与经济形态的差别。最后使用计量方法对城市群空间结构问题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并对相关文献做出评述,并详细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拟研究的具体问题。第二部分对有关的研究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使用引力模型对城市间联系做了初步的描述。第四部分分别从功能联系与多中心、分形理论两个视角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关系做了梳理同时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总结了三个城市群在空间结构上不同的特点并依此对其未来空间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均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