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表征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命题符号理论认为概念表征与外界具体事物和身体经验没有直接联系,是以抽象符号的形式存储于语言记忆中,而知觉符号理论则强调身体经验在概念表征中的重要性。根据知觉符号理论,知觉符号来源于不同的知觉经验,外界事物以知觉符号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相关的知觉符号及其框架构成仿真器,以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国外学者对概念表征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从物体形状、颜色、方位等属性上验证了语言词汇理解中的概念表征,发现物体属性的知觉表征会自动激活,并影响到相关认知加工。但他们的研究大多基于本族语者,较少探讨二语学习者概念表征的加工机制。另一方面,之前的研究大多只涉及到物体属性的一个方面,没有涉及到物体属性的多方面,且较少采用实证研究手段对知觉信息与物体词汇加工的关系进行考察。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知觉符号理论出发,对中国EFL学习者英汉物体词汇的加工做进一步的考察,具体研究问题为:(1)不同类型的知觉信息对中国EFL学习者英语物体词汇的加工是否有影响?(2)不同类型的知觉信息对中国EFL学习者汉语物体词汇的加工是否有影响?(3)不同类型的知觉信息对中国EFL学习者英汉物体词汇的影响是否有差异?本研究运用ERPs手段,采用4(启动刺激的知觉类型:颜色形状匹配、颜色匹配形状不匹配、形状匹配颜色不匹配、颜色形状都不匹配)×2(语言类型:英语与汉语)×2(启动条件:有启动与无启动)三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选取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名研究生作为被试,实验采用图片启动范式,让被试进行词汇判断任务。实验过程用E-prime软件编程,脑电数据通过软件Neuroscan4.5采集并记录,随后对脑电数据进行离线分析,并将结果输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整个实验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外语学习认知神经重点实验室完成。研究结果如下:(1)行为数据显示,无知觉信息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英、汉物体词汇的反应时有边缘性差异(p=.088)。在知觉符号信息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英语物体词汇加工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p=.384>.05);但其中,形状匹配颜色不匹配对英语物体词语的启动效应最大,颜色匹配形状不匹配次之,颜色形状都匹配再次,形状颜色都不匹配最小。被试对汉语物体词汇加工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p=.118>.05),但其中,颜色形状都不匹配对汉语物体词语的启动效应最大,颜色匹配形状不匹配次之,颜色形状都匹配最小。这表明,知觉符号信息对中国EFL学习者英、汉物体词汇的加工有影响。(2)脑电结果显示,无知觉信息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英、汉物体词汇的加工在N100,P200和N400成分上均表现出明显差异(ps<.05)。在知觉符号信息启动条件下,(1)被试对英语物体词汇的加工在N100,P200,N300和N400成分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s<.05);且颜色形状都不匹配诱发了明显的N100波幅、P200波幅、N300波幅和N400波幅。这表明,中国EFL学习者的二语概念加工受到知觉符号信息影响,被试在知觉符号信息缺损程度最大时需付出最多的认知努力。(2)被试对汉语物体词汇的加工在P200,N300和N400成分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s<.05);但在N100成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其中,颜色形状都不匹配诱发了明显的P200波幅,形状匹配颜色不匹配诱发了明显的N300波幅,颜色形状都匹配诱发了明显的N400。这表明不同类型知觉信息对汉语物体词汇的加工影响不同,诱发了不同的ERP调制效应。综上所述,知觉符号信息对中国EFL学习者英汉物体词汇加工均产生了影响,知觉符号信息缺损严重,会阻碍物体词汇的加工;反之,则会促进物体词汇的加工。对比英语和汉语物体词汇加工发现,虽然两种语言条件下都出现了知觉符号效应,但由于“母语优势效应”,被试对汉语物体词汇的加工快于英语物体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