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倦怠是由长时间繁重的学业压力和负担导致的,学生身心均耗尽,对同伴和老师的疏离,以及个人感觉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在我国因为学习压力、升学压力过重造成的中学生辍学率上升、厌学现象严重等现象令人堪忧,在农村和贫困地区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对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厌学前阶段的学习倦怠现象进行研究,希望发现问题的症结,从而有效干预或改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以以往研究和倦怠理论为依据,自尊和孤独感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贫困区中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研究具体采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中文版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孤独感问卷》,对宁夏固原市西吉县J镇某中学在校中学生的学习倦怠、自尊及孤独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贫困区中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显著,九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低年级;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学习倦怠分数明显低于男生,而这差异具体体现在低效能感和情绪耗竭维度上;学习倦怠年级与性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2.贫困区中学生的自尊均处在较低水平;自尊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显著:初二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女生的自尊分数低于男生的分数:3.贫困区中学生的孤独感处在中等水平,孤独感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二学生的孤独感分数显著高于其余两个年级。4.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与自尊正相关;除了学习倦怠子维度低效能感和孤独感子维度同伴关系的相关不显著之外,学习倦怠及其各因子与孤独感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5.学习倦怠与自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孤独感及其子维度对学习倦怠及其子维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本篇结尾,根据本研究的经验和所得结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建议,为后续研究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