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惟汾《方言音释》声训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bnm123j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惟汾(1874—1954)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不仅有功于革命,在学术上也颇有造诣。《方言音释》(以下或简称《音释》)乃丁氏集大成之作,全书旨在逐条逐词训释、疏解扬雄《方言》中的语词,注疏之突出特色在于“以音释义”,即以“声近义通”为原则训解字形、语义之间的种种关系,故“声训”是此著作训解词语的典型方法。因丁惟汾于政治方面多有事功,而其学术成就鲜有论述者,我们即从“声训”角度对《音释》进行整理研究,挖掘丁氏的语言学思想与成就,展示“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方法的特色与魅力。
  《音释》声训条目繁多,声训用语清晰地表明了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的语音关系。《音释》中解说语音现象及关系的术语有五大类,即“说明音转现象的术语”“点明同声或同韵的术语”“指出假借现象的术语”“解说音联通用的术语”“分析音读速度的术语”。丁氏对声训术语的运用做到了细致严谨、灵活多样、富有层次,以阐释清楚词语意义为主要目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传统声训术语的细化与发展,反映了“声训”这一训诂方法被学者们继承、革新以适应训释典籍需要的现实。《音释》的1411条声训中,考察其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的语音关系,可知“声同韵同”“声近韵同”“声近韵近”的语音关系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丁氏训释的主要原则是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具有双声叠韵关系或声纽、韵部的同近关系。丁惟汾充分利用了训释词与被训释词声纽韵部的“同”“近”关系,把握住了声训的本质,更证实了丁氏治学态度的严谨、治学方法的科学。
  《音释》声训的内容包含了传统声训的所有方面:其一,解释转语现象,即通过“以方言释方言”“以共通语释方言”“以古词语释方言”“以俗语词释方言”以及“以合声、短言、长言释方言”,解说语音的发展演变现象;其二,探究语源,即从语源学角度入手,通过声训探求了诸多语源问题;其三,破字形障碍,通过阐释“通用字”“古今字”“假借字”“通假字”等文字现象,不为字形所囿,窥探文字背后的语音问题;其四,广求异称词,即通过语音线索,较全面地汇集代表一个事物的异称词语;其五,以语音为线索,从词义演变角度对方言词语进行详细解说,探析了诸多方言词语的演变发展历程。
  《音释》声训的价值也是较为显著的。于《方言》,它校勘了郭璞旧注中不合理的成分、继承发展了戴震《方言笺疏》中合理的解说;于现代方言研究,它利用现代存在的活方言对古方言词语进行阐释,可以使我们对方言有更深入的理解;于语言学,它揭示出语言演变的本质在于语音,语音的演变具有连续性、渐进性和复杂性。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新时期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但追溯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时起就已展开。延安整风运动、“文化大革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等重大历史事件是理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重要脉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在实践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为
学位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短篇小说巨匠,是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他以精炼的笔触、冷冽的文风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深刻描绘了日本近现代社会的“浮世绘”图景。他的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主题,对日本社会从近代走向现代进行了极为犀利的洞察与表现。芥川的创作主要是历史小说和现实小说,历史小说主要是从《今昔物语》等古典文学中找到自己的文学主题,展现了人类自私邪恶的本性,对现代社会的传统价值进行反叛与摧毁,后期逐渐转向现实小说
学位
习近平文艺思想既是关于文艺学的重要思想,也是关乎中国发展的重要政治思想。因为,蕴含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既是含有丰富文艺思想的文献,也是含有博大精深的政治思想的政治文本。本论文以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要特征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时代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四个鲜明特征,并分别
学位
格非,在20世纪80时代中后期,以先锋作家的身份出现在文学界,创作了大量以反叛传统、追求形式探索为鲜明特征的优秀实验小说文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学界面临新的时代挑战。苏童、余华等先锋小说作家面对复杂的社会现状纷纷转型,格非作为其中一员,也未停下思考的脚步。他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创作出多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格非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汲取营养,重新思考关于作者、读者、
学位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创作了多篇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小说,比如《废都》、《白夜》、《土门》、《秦腔》、《高兴》、《古炉》、《带灯》、《老生》、《极花》、《山本》等。贾平凹不仅童年时期有过痛苦的饥饿体验,而且还善于在小说中描写人的饥饿状态以及表现饥饿状态下人的言行、内心世界和灵魂挣扎。  本论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饥饿研究视角分析贾平凹1990年以来的长篇小说创作,
学位
语言接触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同时也是当今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语言接触的研究,不仅涉及语言本体的研究,也会涉及到包含在语言接触中的人类文化进程的研究。但是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多集中在类型学差异较大的系统之间,对于类型学差异较小的语言接触研究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相对较为薄弱。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愈加频繁,语言接触的
学位
自杀是文学千百年来历久弥新的书写主题,被作家反复吟咏、抒写。1930年代,有不少作家都把自己艺术的目光投射、倾注于自杀书写,自杀者形象及其自杀行为成为很多作品的主人公与素材。据不完全统计,在1930年代文学中有近百部作品包含自杀书写,广泛涵盖了左翼、京派、海派、“战国策”派、东北作家群、台湾乡土小说等数大文学流派,见诸四十余位作家的小说创作以及多位剧作家笔下的话剧创作。当自杀书写在卷帙浩繁的文学作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天马行空的想象、魔幻的感觉、汪洋恣肆的语言都为研究者所称道。他笔下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地体现着莫言的文学观、价值观,“高密东北乡”的女性更是魅力独具,诠释着莫言以生命为信仰的女性观念。“地母”与“女娲”是人类童年时期各种神话、传说中的母性定位,虽然在流传过程中各有出入,但无论哪种流传版本,其强壮、生殖与爱,代表同情、慈悲、安息,代表四季循环、土地、永恒
学位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民族—人民的文学”是葛兰西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民族—人民的文学”思想为研究对象,阐释“民族—人民的文学”思想的提出原因、思想内涵、思想特点以及影响。  葛兰西在研究拉布里奥拉的过程中接触到实践哲学思想,为“民族—人民的文学”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在列宁的影响下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强大,并且在列宁的
学位
严歌苓以高超的叙事艺术创作了多部佳作,在当代文坛享有盛誉。论文借助叙事学的理论知识探析她的小说特色。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绪论部分:一是阐明家庭背景、部队生活和留美经历等对严歌苓小说创作的影响。二是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叙事结构等角度,对严歌苓的小说叙事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和评价。三是指明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严歌苓利用“我”的身份差异形成互文性,借用固定式人物内视角实现了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