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服饰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awendang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犹如一幅反映明清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画卷,服饰描写成为这幅日常生活画卷中的重要内容。吴敬梓对各色人物服饰予以客观地呈现,这不但真实再现了明清服饰民俗,而且揭示了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本文结合民俗、文化对《儒林外史》的服饰描写进行深入梳理和探究,具体考察人物服饰类别,并予以考释;通过观照各类服饰描写,进一步考察服饰描写的特点和文学艺术价值,以期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基于对礼仪服饰的量观,揭示明清社会礼仪服俗文化,进而探究《儒林外史》中的服饰思想,以期加深对服饰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作者思想的理解。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儒林外史》中服饰描写的事实出发,考察文本中呈现的不同的男女服饰,自首服至足服以及配饰皆一一梳理。梳理的同时对服饰予以一定的考释,以加深对文本中服饰的认识,为服饰蕴含的文化和思想的探究打下基础。从人物服饰的梳理中也可窥见服饰描写的丰富性。第二章归纳《儒林外史》中服饰描写的特点。结合《儒林外史》的文本内容揭示出服饰描写具有真实性、对比性、象征性的特点。真实性体现为服饰描写与明清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服饰描写相一致,同时也与出土明清文物相符。对比性体现在不同阶层的服饰差异以及人物在不同境况下的服饰差异。象征性体现在服饰本身的象征意味和服色所具有的象征性上。通过服饰描写特点的具体呈现,加深对文本服饰描写的理解。第三章论述《儒林外史》服饰描写的文学艺术价值,分别体现在:服饰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服饰描写揭露世态风气;服饰描写串联情节、推动故事发展。通过对服饰描写文学艺术价值的论述,进一步解读文本。第四章阐述《儒林外史》中礼仪服俗文化,主要从文本中司空见惯的礼仪——婚礼、丧礼、祭礼和社交礼仪这四个方面出发,结合民俗对四种礼仪场合的服饰进行归纳和论述,并深入探讨婚礼尚红、丧礼尚白的缘由,期望对明清礼仪服俗文化加深认识。第五章探究《儒林外史》多元化服饰思想。从儒道思想入手,论述《儒林外史》服饰思想,即“昭名分,辨等威”、君子正其衣冠的儒家思想和“被褐怀玉”,服饰具有欺世性的道家思想。此外传统的“衣锦还乡”观亦融入服饰描写中。结语总结全文,总体说明本文探讨的服饰对文本的解读、明清社会服饰风尚以及古代服饰思想皆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东晋和南宋是典型的偏安王朝,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以南宋文人视域内的东晋中兴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南宋文人对东晋历史的认知,分析南宋文学的时代特征,来揭示南宋文人的精神状
ATN·CDIO是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学专业结合国际先进的工程教学理念、学校办学特色、建筑学学科特点而创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建筑设计课为例,总结了ATN·CDIO人才培养模式
从我国古代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女性既取代男性成为过社会的主导,也依附过男性成为过其附庸。那我们该如何去具体解读古代女性的社会角色呢?笔者认为《诗
在刘震云小说人物画廊中有二元对立的两种形象:小人物和大人物。作家客观真实地描写小人物的生存状况,站在小人物的立场上,和大人物进行沟通和对话,并且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对
以广州市70家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为对象,调查中小企业高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后发现:第一,目前广州市中小企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均难以满足企业
武装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对“文化财产”(这里既指物质实体如遗址和建筑,也指可移动的人工制品)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遗产”(这里包括非物质遗产如歌曲、舞蹈以及由个人和社
指出了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在东方文化的沃土中孕育而出。其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东方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在世界花艺王国中独树一帜。它的表达深深地体现出东方的人文主义思想。
新闻报道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反映,也是一种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增强,"中国英语"新词大量地出现在了新闻报道之中。笔者正是基于此来探讨新闻新词的使用特
基于有源射频识别校验的动态定位技术中边界标签的定位精度受制于参考标签数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测距的改进算法。结合路径损耗模型,分析环境噪声对阅读器收信场强的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患儿,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对参照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