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对自身地位的感知会影响他们的所思所行。译者不受重视、地位低的状况会让译者心生不满,无法专注翻译工作,并且动摇他们从事笔译事业的决心。因此,研究译者地位对整个语言产业而言意义重大。综观翻译研究文献,笔译译者通常被冠以“次生群体”、“附属品”等带有贬低意味的称呼,暗示他们地位不高。近年来,西方逐渐开始关注译者地位这一问题,而国内关于此话题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研究属实证研究范畴,采用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调查了中国大陆笔译译者的社会地位。问卷涉及人群包括:译者(全职译者、兼职译者、以及自由译者),非译者社会人士,以及翻译系学生。采访对象包括翻译业界人士、学界人士、以及译界人士。本研究可能是国内首个采用实证方式调查笔译译者地位的研究。“地位”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进行衡量:收入/工资、教育/专业技能、权利/影响力、名声/知名度、以及职业功能/社会价值。笔者在问卷中采用李克特量表对地位的五个维度分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译者地位并不高,其平均得分只有2.99分,并未超过平均基准线3分。同时,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此五个维度对地位的影响权重不一,某些因素(如名声/知名度,收入/工资)会对地位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力。笔译译者对目前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的现状普遍不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翻译市场内部的原因有:(1)翻译市场尚未建立成熟的译者准入机制,也尚未完成专业化进程:(2)笔译市场价格低廉,笔译译者特别是兼职译者的权利未得到保障;(3)缺乏强有力的中间平台,调控翻译市场,为译者发声。外部原因包括非译者对翻译这一工作的误解——很多人认为翻译是一个简单、机械的工作,但凡是读过英语专业或是出国留过学的人都能胜任。为了提高中国大陆译者地位,提升译者的满意度和工作动力,语言产业以及整个社会需采取措施,从译者地位不高的根源出发,寻根问底,寻找对策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