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长时程增强中Neurexin 1β/ErbB4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由于缺乏明显的病理学特征,迄今为止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具有较强的遗传性,并与环境因素、表观遗传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相关。近期研究显示,Neuregulin 1(NRG 1)与ErbB4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发现NRG1和ErbB4蛋白的表达异常,且ErbB4的基因敲除鼠也有精神分裂症样的症状。因此,研究这类蛋白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ErbB4主要分布在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的中间神经元中,这类神经元可以投射到锥体细胞,也可以接受锥体细胞的信号,在局部形成兴奋-抑制微环路,微环路的结构与功能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相关。Neurexins(Nrxs)家族属于神经细胞表面粘附分子,主要富集于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前膜,在神经传递和突触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功能的行使需要Nrxs与突触后蛋白形成跨突触复合体。目前,在自闭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已发现neurexin基因变异和拷贝数量的变异,这表明由Nrxs引起的突触功能障碍可能与这类疾病的病理机制有关。然而,目前关于Nrxs与ErbB4在微环路过程中的作用尚无报道。已有研究表明NRG1/ErbB4信号通路可以激活GABA能系统抑制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产生,适当调控ErbB4的活性对于GABA能神经元的调节和大脑高级功能的维持都非常重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旨在研究Nrx1β/ErbB4信号通路在LTP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阐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本研究采用电生理学方法、细胞培养、免疫印迹、免疫沉淀、免疫荧光化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小分子肽干扰等技术,试图解决两个问题:1)在LTP过程中,ErbB4与Nrx 1β是否有相互作用?2)如果ErbB4与Nrx 1β之间有相互作用,那么他们在LTP中有什么作用呢?首先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ErbB4与Nrx 1β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并特异性阻断ErbB4与Nrx 1β的结合,研究其对突触形成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化学法,我们分别观察了兴奋性突触前标志物I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1(vGluT1)或兴奋性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在PV阳性的中间神经元树突上的数量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是高频电刺激大鼠脑片诱导LTP或通过化学手段诱导原代皮质神经元产生LTP后,ErbB4与Nrx 1β的结合均增加;2)将ErbB4与Nrx 1β的表达质粒转染入HEK293T细胞中,ErbB4与Nrx 1β亦有结合,进一步证实了 ErbB4与Nrx 1β的相互作用;3)分别构建ErbB4胞外区缺失不同结构域的突变体,与Nrx1β共同转染入HEK293T细胞,发现ErbB4胞外71-86结构域为与Nrx 1β结合的主要区域;4)在化学诱导LTP后,小肽ErbB4-16P抑制了 ErbB4与Nrx 1β的结合,同时使PV阳性的中间神经元上vGluT1或PSD-95的数量减少。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LTP促进Nrx 1β与ErbB4的结合,且ErbB4与Nrx 1β的相互作用诱导中间神经元上兴奋性突触增多,继而可能会负反馈调节LTP,从而维持大脑联络系统的稳态。
其他文献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最重要生物学特征,然而有关OSCC侵袭转移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调节肿瘤生物学行为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在口腔癌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HOX)编码转录因子在调控不同部位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中具有特征性的
食管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人类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肿瘤疾病前列。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居全国各类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率居第4位,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食管癌分为鳞癌和腺癌,其中鳞癌占90%,研究发现近年食管鳞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腺癌发病率却呈现增高趋势。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食管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在DNA,RNA及蛋白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确切的发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蛋白SPARC对于人小梁细胞(HTMC)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对于体外培养的原代人小梁细胞进行加压培养,培养压力分别为0、30、60 mm Hg,培养时间为0、24、48小时,QPCR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金属蛋白酶-15(MMP-15)、胞浆附着蛋白(ZO-1)的mRNA表达量变化;用FITC-Phalloidin染色观察HTMC中F-actin的分
背景:胰腺癌是人类已知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症之一,早期诊断及早期防治是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而针对癌前病变和“炎-癌”转变机制的研究被人们寄予厚望。纤维结缔组织反应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成分参与胰腺癌进展,但其在胰腺癌前病变中的发生特点及机制尚不明确。方法:通过Masson三色和α-SM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人胰腺上皮内瘤变病灶中的纤维结缔组织反应和胰腺星状细胞的激活;利用Image J软件对病理染色
子宫基质细胞在胚胎植入后会发生大量的增殖和分化,这一过程被称为蜕膜化。已有很多分子被报道在这一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涉及到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7(Retinoblastoma binding protein 7,Rbbp7)被认为是多种组蛋白修饰复合体和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揭示了Rbbp7在小鼠围植
第一部分HOXC8基因在MLL重排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目的:伴有混合系白血病-1(mixed lineage leukemia-1,MLL1)基因重排的急性白血病大多伴有HOXC8基因调控异常。为了探讨MLL基因重排急性白血病中Ash2蛋白对靶基因HOXC8的组蛋白甲基化调控作用,我们检测了两种MLL基因重排急性白血病细胞系(RS4:11和THP-1细胞)中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
目的:探讨miR-543靶向组蛋白脱乙酰酶3(HDAC3)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50μg/ml的LPS诱导气道上皮细胞BEAS-2B,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543和HDAC3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IL-1β、TNF-α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研究背景男性不育占所有不孕不育病例的一半左右,影响全世界将近六分之一的夫妻。有相当比例的男性不育症表现为无精子症。约20%的欧洲及25%的中国的男性不育症患者,表现为无精子症。无精子症中最常见的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约占所有男性1%。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病因可能是隐睾,克氏综合征(47,XXY),化疗或放疗后并发症等。有15%-30%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男性可以检测出非整倍性或Y染色体缺失。然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发疾病,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合并蛋白尿,而当无蛋白尿存在时合并神经、血液、消化等系统,或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中任一受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子痫前期仍然是引起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子痫前期的临床治疗仍缺乏有力有效的措施,只能采取降压、解痉等对症治疗。由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尽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Y27632治疗组。制作急性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再灌注损伤后24小时和168小时处死各组动物,行HE染色、ADP酶染色检查,光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视网膜厚度变化。再灌注损伤后24小时处死各组动物,Westem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