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转喻的视角解读戏剧《雷雨》中的指令言语行为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ANTIAN1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转喻的相关理论解读曹禺的中文经典剧作《雷雨》中的指令类言语行为。Austin (1962)和Searle (1969)等提出并不断发展的“言语行为”吸引了许多语言学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同时,由Searle (1975)提出的“指令行为”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自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以来,指令行为的研究也有半个世纪之久,语言学界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范围广、数量大的成果。然而,许多语用学理论在解释语用推理上也存在着缺陷,例如它没有解释为什么会话人进行语用推理时会如此迅捷和毫不费力,也没有探究语用推理的概念本质(张辉、周平,2002)。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和发展拓展了语言学家在此领域的研究视野。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与隐喻一样,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的过程。曹禺先生的经典名著《雷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它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顶峰(孙海芳,2005)。《雷雨》发表以后的六十多年来,评论研究《雷雨》的文章多达400篇。虽然大量学者对《雷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进行研究的为数并不多,从此观点出发,本文试图在认知转喻这一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基础上解读《雷雨》中的指令类言语行为。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本文发现《雷雨》中的指令言语行为结构有:1)核心结构;2)分支结构;3)核心+分支结构。在该文本中最为常用的指令类言语行为结构为核心结构和分支结构。在分支结构中,理据分支最为常用。另外,在核心+分支结构中,最常用的与核心结构相结合的分支是理据分支;在分支结构中,会话人会同时使用多个分支,其中文本中的人物都使用了理据和实现分支的结合。同时,许多影响该戏剧中会话人指令结构选择的社会因素,如社会距离、社会地位、性别等也在本文中进行了探讨。另外,本文的研究也带来几点启示。首先,既然戏剧是文学的一部分,那么对戏剧会话学习和欣赏就会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文化,运用语言学理论解读人物关系有助于母语为非汉语学习者加深对汉语言语行为的认识,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其次,对文本的认知解读可以深化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仅如此,本文也揭示出,转喻推理对会话连贯、面子等语言现象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委婉语有其独特的价值。如果没有善意的委婉作为包装,直率就如同一个放在桌沿的花瓶,在自己落地易碎的同时还容易弄伤他人。早期中西方学者们从
探讨审核中药处方的重要性,通过对本院门诊处方调剂时出现的情况举例,分别从处方药味、剂量、用法、用药禁忌等内容进行探讨,明确审方是提高配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
400米的训练方法很多,关键是找准训练方向,认真组织课时训练,掌握学生身体状态,做到短期内提高400成绩的目的,先将笔者的训练体会介绍如下。
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介词框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因而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类型,但是人们对于介词框架的研究并不十分充足,虽然也有许多相关研究出现,不过总体上
本文选择了清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品《红楼梦》(以下简称《红》),对《红》中的动词重叠式进行了穷尽性研究,并对它们在某些方面的语法表现作出了尽可能合理准确的解释。通过与《
语文教学诸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如果处理得当,其具体效果就必然会超过各自教学效果的总和。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学当作一个整体
随着现代汉语新词语大量产生,各种类型的新词语词典也不断涌现,学术界对新词语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不同版本的新词语词典在收词、释义、注音、词性标注以及字形等方面
目的了解湛江市沿海地区在碘盐供应后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已服食加碘盐的吴川市黄坡镇和未服食加碘盐的徐闻县迈陈镇作为调查点和对照点,采用分层
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多阶段的。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分析了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在贵州得到较快发展,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调查贵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的产业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