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西方国家乳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主要是通过对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而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己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那么哪些因素和浙江地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暂无全面报道,目前已知约5%-10%的乳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引起约60%的遗传性乳腺癌,BRCA1/2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国外研究证实犹太人中存在着突变热点,如BRCA1基因一185delAG、5382insC, BRCA2基因——6174delT。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发现中国人群特有的突变热点,迄今为止,还没有对浙江地区乳腺癌BRCA1/2基因进行检测的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个人情况、遗传生物学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等与浙江地区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及通过基因检测方法,对浙江地区乳腺癌BRCA1/2突变进行研究。以阐明浙江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相关因素和发现乳腺癌相关的致病突变位点,可帮助筛选出高危人群,有助于风险评估和早期诊断;从而在实施目标明确的个体化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的:通过对浙江地区乳腺癌一般情况、个人情况、遗传生物学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并对其中具有高危因素乳腺癌患者的BRCA1和BRCA2进行基因检测,探讨浙江地区乳腺癌发病相关因素和BRCA1/2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从而为浙江地区乳腺癌的遗传病因机制以及乳腺癌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浙江地区2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和200例与上述乳腺癌病例同期住院的非肿瘤、非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女性,调查其一般情况、个人情况、遗传生物学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而且从上述200例乳腺癌患者中选取年轻或者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92例,从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分别对BRCA1基因第3、8、11、12、13、24外显子和BRCA2基因第3、5、6、10、11、18、22、23外显子的编码序列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分析BRCA1/2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肿瘤家族史、乳腺癌家族史、其它肿瘤家族史、近十年经历大型装修、乳腺增生、负性生活事件(工作、亲友病故)、文胸含钢圈、睡觉戴文胸、常食肥肉和腌制品、睡眠质量差等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而环保型装修材料、装修与入住间隔时间长、工作单位性质、哺乳和分娩次数多、常吃水果、充足的睡眠则能降低其风险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其它肿瘤家族史(OR=1.571,95%CI:1.029~2.396)、乳腺增生(OR=3.066,95%CI:1.834~5.126)、工作负性事件(OR=4.575,95%CI:1.690~12.390)、亲友病故(OR=2.555,95%CI:1.475~4.424)、睡觉戴文胸(OR=I.902,95%CI:1.177~3.072)、常吃肥肉(OR=2.709,95%CI:1.546~4.749)和腌制品(OR=2.460,95%CI:1.300-4.653);保护因素有:装修用环保材料(OR=0.517,95%CI:0.339~0.789)、工作单位性质(OR=0.430,95%CI:0.243~0.762)、哺乳数(OR=0.109,95%CI:0.013~0.896)、充足的睡眠时间(OR=0.424,95%CI:0.205~0.880)。在92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中发现了2个未知功能的突变位点和1个基因多态性位点,均位于BRCA2基因,为10号外显子上的错义突变1093A>C11例、8415G>T1例及18号外显子上的同义突变1593A>G13例,未发现致病性突变位点及BRCA1基因突变。结论:浙江地区乳腺癌危险因素中,遗传、精神心理、生育、个人习惯、环境、饮食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未发现BRCA1突变和乳腺癌的联系,BRCA2基因突变对乳腺癌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为未来的乳腺癌临床基因检测提供了筛查模式。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