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整理历代本草及其相关医著中关于中药白术的论述,明确白术功效内容,并探求白术配伍规律,为临床合理正确配伍应用提供坚实可靠的文献学依据,并进一步拓宽白术的应用前景。 方法: 运用中医传统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相结合,建立白术功效内容及含白术方数据库,客观分析白术的功效及配伍规律。以历代本草为主要文献来源,收集含白术的本草学著作,并从中提炼出白术的功效,建立Excel表格,运用计算机频数统计,把白术功效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最后对其频次较高的功效加以论述。制定白术方剂录入标准,从历代方书及医书中收集含白术的方剂,制定白术方剂录入标准,建立Excel表格,对历代白术方剂出现的药物进行用药频数统计,以探讨白术的配伍规律及常用药对。 结果: 1.通过对收集历代白术相关本草44篇文献的整理,白术具有散寒祛湿止痛功效的文献最多,为50频次,占21.28%;后依次为:补气健脾,为32频次,占13.62%;益卫固表,为28频次,占11.92%;消痞化滞,为25频次,占10.64%;利水消肿,为18频次,占7.66%;祛湿退黄,为15频次,占6.38%;安胎,为12频次,占5.11%;通便,为11频次,占4.68%;生津止渴,为11频次,占4.68%;止泻,为10频次,占4.26%;利小便,为7频次,占2.98%;运化痰湿,为6频次,占2.55%;健脾养血,为5频次,占2.13%;祛风胜湿,为4频次,占1.70%;补脾摄血,为1频次,占0.43%。 2.通过对所收集符合录入标准的1539首白术方剂的统计分析,发现除白术外,历代常用药物类别中,除了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分别在汉晋唐和民国时期出现在前六类药物之中外,其余前六类药物中均有补气类药物、温里类药物、理气类药物、解表类药物、补血类药物和利水渗湿类药物,只是排序有所差异。 结论: 1.通过对本草文献的收集整理,白术具有散寒祛湿止痛、补气健脾、益卫固表、消痞化滞、利水消肿、祛湿退黄、安胎、通便、生津止渴、止泻、利小便、运化痰湿、健脾养血、祛风胜湿、补脾摄血的功效。 2.通过对所录白术方剂用药频次及药物功效分类的统计,探讨出白术与补气类药、温里类药、利水渗湿类药、解表类药、理气类药、补血类药配伍应用为其配伍规律。与甘草、人参、干姜、肉桂、附子、茯苓、泽泻、生姜、防风、陈皮、木香、当归、白芍的配伍为白术常用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