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类柠檬苦素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芸香科(Rutaceae)和楝科(Meliaceae)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杀虫、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菌、抗病毒、抗癌等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活性。目前对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遗传调控仍缺乏了解,挖掘柑橘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同时为次生代谢产物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两个类柠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柠檬苦素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芸香科(Rutaceae)和楝科(Meliaceae)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杀虫、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菌、抗病毒、抗癌等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活性。目前对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遗传调控仍缺乏了解,挖掘柑橘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同时为次生代谢产物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两个类柠檬苦素含量差异显著的沙田柚品种三个发育时期的叶片为材料,检测前期转录组分析筛选得到的5个候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Ci OSC(氧化鲨烯环化酶基因)表达模式及类柠檬苦素含量变化的关系。从湖北早实枳(Poncirus trifoliata Raf.)中克隆候选基因CclSAUR49(small auxin up RNA 49)启动子,构建该启动子与GUS(beta-glucuronidase)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通过柑橘遗传转化将其转至湖北早实枳中,得到转基因阳性植株后对其进行GUS化学染色,分析该启动子的表达特征。同时从沙田柚(Citrus grandis)中克隆该基因的CDS序列,构建融合蛋白瞬时表达载体和超量表达载体并进行遗传转化,分析该基因对类柠檬苦素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初步探明CclSAUR49基因对柑橘类柠檬苦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柑橘类柠檬苦素合成相关基因筛选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STY1(沙田柚1)与STY2(沙田柚2)叶片中的类柠檬苦素含量差异显著;且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两个沙田柚品种中的类柠檬苦素含量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对候选基因相对表达量与Ci OSC基因表达模式及类柠檬苦素含量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CclSAUR49与Ci OSC的表达模式在两个沙田柚品种中呈极显著正相关,另外两个CYP450家族基因257P450、632P450的表达模式也与Ci OSC呈显著正相关;CclSAUR49、257P450、632P450三个基因的表达量与类柠檬苦素含量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选择CclSAUR49进行下一步分析验证。(2)CclSAUR49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从湖北早实枳中克隆得到1600 bp的CclSAUR49基因启动子序列,对该基因启动子的顺势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含有多种类型的顺式元件,但不含Aux REs响应元件;构建了p SAUR49::GUS融合表达载体并通过柑橘遗传转化,得到6株阳性植株;启动子活性分析发现,CclSAUR49主要在茎、根和老叶中表达,而在嫩叶中没有表达。(3)CclSAUR49基因克隆及超量表达分析从STY1 c DNA中克隆得到CclSAUR49 CDS序列,全长553 bp,该基因编码区为303 bp,编码10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仅有一个外显子,没有内含子。CclSAUR49下游3′非编码区没有影响基因稳定性的DST元件,与克里曼丁橘参考序列相比,CclSAUR49存在3个同义突变,两序列相似度为99.01%;构建了Cam35S::SAUR49-GFP融合蛋白瞬时表达载体,侵染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L.)后观察荧光信号发现:CclSAUR49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质膜上。构建p SAUR49::GFP超量表达载体,通过柑橘的遗传转化,共获得2株CclSAUR49超量表达的阳性株系。比较种植在同样生长条件下的阳性转基因和对照植株的生长表现,阳性转基因植株的生长势明显比对照植株强。对阳性植株的叶片长、茎粗、节间长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阳性植株的叶片和节间均显著伸长,茎粗增大,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与阴性对照相比,阳性株系1、2的叶长分别增长了28.71%、29.71%;茎粗分别增大了18.45%、14.34%;节间分别增长了18.19%、26.93%;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39.38%、10.53%。与对照相比,过表达CclSAUR49的植株诺米林和柠檬苦素含量均显著下降,植株1与植株2中诺米林含量分别降低了44.81%和22.60%;柠檬苦素含量分别降低了23.74%和67.36%。q RT-PCR结果显示,阳性植株中CclSAUR49基因的表达量出现极显著提高,在植株1与植株2中分别升高了657和151倍。对前期转录组分析筛选到的与类柠檬苦素合成相关的6个基因也进行了表达分析,在超量表达植株中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明显变化,其中Ci OSC、Ci MYB42两个基因的表达趋势和CclSAUR49的表达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超量表达CclSAUR49能促进柑橘叶片伸长;该基因与类柠檬苦素的积累显著负相关,对类柠檬苦素的合成或积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萧伯纳全名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戏剧家。从五四时期开始,萧伯纳的戏剧作品就受到中国诸多新知识分子的关注,多部作品被相继译入中国。1919年-1949年间,萧伯纳已有15部戏剧作品被译入中国。纵观萧伯纳戏剧在中国的传播,翻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学界对于萧伯纳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却并不系统。因此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罗黑芷并不为人所熟知,甚至目前流传的有关他的基本信息都存在错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品也逐渐被淹没。这并不代表罗黑芷没有研究的必要,相反,纵观他的整个创作生涯,其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他以特殊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运用独到的思维模式和审美眼光构筑出了自己的特色,其中突出的便是小说中对主体性的建构:一方面,罗黑芷的作品充分发挥了写作对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视人物为玩物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现出地域性差异,发病率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在2020全球统计的癌症数据中,有190多万的结直肠癌病例,其中结肠癌占比57.5%。目前,随着经济发展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也成为我国发病率上升快速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呈现年轻化。早期结肠癌患者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晚期确诊的患者死亡率高不
近年来,由于杂柑具有营养价值高,且兼具橙、橘和柚果的特点,因此发展迅速,深受消费者欢迎。然而目前对我国主要杂柑品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市场上流行的杂柑品种缺乏精准的营养功能评价,对产地特色缺乏地理保护。为充实柑橘功能成分数据库,为柑橘深加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本文运用多种指标对我国主要杂柑品种的营养功能成分进行评价,分析比较同一品种营养功能成分的产地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索不同产地潜在生物
我国农业植保机械化起步较晚,大部分农田和果园依然使用以人力施药为主的粗放式植保机械,施药效果较差,作业效率低下,农药雾滴飘移严重,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污染土壤和水体。随着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精准施药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已成为农业植保的迫切需求。研究使用二维激光传感器实时采集并处理果树冠层信息,研发了果园风送式对靶喷雾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主要研究内容与
微孢子虫是一类专性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其宿主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一种主要感染对虾肝胰腺的微孢子虫,能导致对虾生长缓滞,近十年里给世界对虾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极管(Polar tube,PT),作为微孢子虫特有的侵染结构,也是微孢子虫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极管由极管蛋白(Polar tube p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立足于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培育,国家提出打造一批能扎根、有情怀、高素质的优秀乡村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这是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代的培育目标转向。教育情怀是教师在自身成长历程与教育教学生活实践中互动产生的一种积极性的综合情感。作为重要的情感动力机制,教育情怀有维系乡村教师教育力的关键作用,也是支撑乡村教师坚守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当下持续支持乡村教师物质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年满十二周岁,以此回应社会上对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试图据此更加有效地应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剧增、低龄化趋势明显、犯罪后果严重的局势。但是,《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刑事责任年龄采取特殊规定方式,并没有简单、明确、整体、统一地把年满十二周岁的人都无差别地规定(推定)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要求并可追究刑事责任,而是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钾作为植物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在柑橘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钾盐资源较为匮乏,主要依靠进口钾肥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钾肥主要分为含氯钾肥和无氯钾肥两大类,柑橘通常被认为是“忌氯作物”,生产上主要施用硫酸钾。此外,柑橘主产区酸性土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碱性土存在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缺点,加之施肥不合理,导致钾元素营养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主要在酸、碱性土的脐橙园中连续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目前世界柑橘产业上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该病由严格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其主要致病种为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Las)。黄龙病菌至今无法人工分离培养,导致相关研究进展十分缓慢,其致病机制不甚清楚。病原菌分泌至宿主细胞中的效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