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是指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借助生物教材,通过生物学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欣赏生物以及生物科学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在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从而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在生物学科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一直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难点,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作为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手段,是值得去研究和探讨的。本研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相平行的的位置上,把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理论层次上归纳出与审美教育相关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内容,探索适合于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从而寻找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式。论文由七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包括相关的概念界定、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两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阐述国内外审美教育的理论及研究现状;第三部分阐述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理论依据;第四部分论述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其包括三个层次——知识层次目标、能力层次目标和情感层次目标;第五部分阐述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的分类及其定位;第六部分探讨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的方法及各种教学方法的初步实施;最后部分是本研究的相关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以及有待研究的方面。另外,本论文在研究上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同时辅以访谈法和教育观察法。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讨论,笔者认为,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是在中学生物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不断总结归纳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探索发现适合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对实现生物学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从理论层次提出了初步的实施建议,希望能给中学生物学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借鉴,进而能够引起广大生物学教学工作者以及教学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早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从而将中学生物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本文以鲁南五大调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鲁南五大调产生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背景,其次分别从鲁南五大调的考源、音乐构成、音乐结构分析以及鲁南五大调的传承与保护几个方面,通过
以人为本思想是在十六大以来,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针对具体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总结中外发
本文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防腐性能的水性沥青防腐涂料,研究了影响其防腐性能的诸多因素。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研究了不同水性环氧树脂体系、不同水性环氧固化剂以及
<正>核心提炼:学校精神文化具有方向引领、动力聚生、活力激发、品质塑造等教育价值,但形式化、功利化、浅薄化弊病丛生。返璞归真学校精神文化,巴州区一小从传承红军精神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小学儿童学习雷锋榜样的教育活动,探讨我国小学生学习英雄榜样的心理发展 效法英雄榜样的心理结构及部分儿童不能有效的学习英雄榜样的心理障碍。 This study
齐白石的绘画题材丰富新颖,造型精简生动,笔墨凝练朴拙,赋色艳丽活泼,构图平正见奇,意蕴丰富,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雅俗共赏的境界。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红花墨叶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银行可以说在使用方面已经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可以说生活中的资金融通已经有很大一部分都可以通过网络银行来进行。需要承认网银的
本文以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从隐喻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世界的隐喻研究,从隐喻是“转换生成的生命形态”的角度来把握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开启出其特有
点对点P2P(Peer-to-Peer, P2P)做为一种分布式模型追求的是自治个体之间通过直接交换来共享资源和服务,符合未来网络发展的要求。但是,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出现,以及移动终端
现代生活发展越来越快,就如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从最开始的300-500次到现如今的"红杉"持续运算测试达到每秒16324万亿次,仅用了短短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经济的发展速度一如其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