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8年度汉语流行语多角度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语言价值,本文选取2008-2018《咬文嚼字》年度流行语作为典型代表,从多角度对它们进行研究分析。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流行语的基本类型。按音节长短进行划分,2-5个音节流行语占据优势地位,单音节及6个(含)音节以上占比极小;按词汇长短进行划分,流行词所占比重为74.55%、流行短语所占比重为18.18%、流行句子所占比重为7.27%;按结构类型进行划分,将流行语分为单纯词、合成词、简单短语、多层短语、句子五类,通过分析合成词和简单短语流行语的内部结构关系,我们发现偏正型流行语占主导地位,这是人们的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流行语的来源和产生方式。流行语的来源应从语料来源和社会来源两方面去把握,流行语的语料来源主要有传承词和新造词语这两大类,流行语的社会来源主要是网络热门事件、社会热点事件这两大类;通过分析流行语的产生方式,我们发现复合法和比喻法是流行语产生方式中的主流方式。最后,从认知角度去把握流行语的语义及流行原因。流行语大部分是完整的语言单位,但近年来框填式流行语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重视这一新兴语言现象的研究。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流行词汇的语义经历了语义范畴化、非范畴化、重新范畴化的演变过程,流行构式的能产性与框架变项的家族相似性有关,框架变项的家族相似性越低,能产性越强,流行度越高;从隐喻理论出发,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这三类基本隐喻在流行语中都有体现,隐喻在人们认识和推理流行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隐喻思维是流行语的流行原因。
其他文献
许国是明朝重臣,官至内阁次辅,同时也是明代徽州重要的仕宦作家之一。本文以许国的诗文为研究对象,将诗文作品与人生轨迹相结合作全景式研究,从而总结出许国的文学宗尚与诗文风格,并予以客观的文学定位。  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介绍许国的著述情况,梳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理论意义,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许国的人生轨迹
学位
20世纪初期,童话作为一种崭新的文体出现在文学殿堂中。一个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和理论家脱颖而出,不断把中国童话创作推向高峰。张天翼便是童话创作的卓有成效者,叶圣陶开启了中国童话的先河,张天翼却把童话推向了高峰,其成功之处正在于他将童话创作中所体现的民间性与现代性进行融合。张天翼的童话既汲取民间故事的营养,又将其结合新文化思想进行了现代性的转化。在写作技巧方面,又做了创新性的探索和突破。因此笔者把对张天
学位
20世纪40年代,硝烟战火席卷中华大地,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波中渺若尘埃。许多作家学者都离开了宁静的书桌,或以身扑于烈火之中,或以文铸成抗争盾剑,乱世之中,沈从文亦是在自己的园地里苦心经营。4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只有15部①,分别是《芸庐纪事》、《动静》、《乡城》、《王嫂》、《笨人》、《乡居》、《主妇》、《看虹录》、《摘星录》、《摘星录·绿的梦》、《虹桥》、《赤魇》、《雪晴》、《巧秀和冬生》和《传奇不奇
学位
苏童既是先锋小说代表作家,又是新历史主义小说代表作家。通过细读苏童的文学作品,笔者发现他的长短篇小说中经常出现疯子或者傻子这一类人物形象,他的小说创作倾向于采用“疯傻”叙事的方法。在苏童看来,“疯傻”是他叙述的一个视角,是他更好的抵达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也正是苏童“疯傻”叙事的独特性所在。  本文立足于苏童的小说文本,从内容上把握苏童疯傻人物的行为表征和疯傻类型,从形式上研究苏童疯傻叙事的手法。
学位
沈从文的早期创作是经验型写作,不断摸索前进,到1932年发表《从文自传》,才确立了自觉的文学意识与“湘西世界”。本论文以沈从文1925-1932年期间的创作为对象,分析沈从文如何呈现“乡下人”的价值观和叙述立场,如何确立视角和叙事策略,探究沈从文湘西题材创作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第一章分析作家北京、上海寓居生活的书写。《衣冠中人》集大都对庸俗的都市人生进行无情的讽刺,《篁君日记》揭示都市爱情的精
学位
叶广芩从事创作以来的大部分文学作品是来自于她的人生经历,她喜欢东南西北的到处走,这样的个性使得她的小说不拘泥于一种题材,并且拥有自我的灵魂。她是独特的,小说也不似其他一些女性作家的风格,叶广芩的小说没有太多感情上的纠葛,却将很多的情感给了自然、给了动物、给了她的家族,可以说在新世纪叶广芩的作品是独特的,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在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放在里面,贴身感受,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冲击,她
学位
张枣凭借早期诗作《镜中》为人所知,然而其诗歌创作大部分在跨文化背景下完成。近些年关于张枣诗歌的研究逐渐增多,尚未出现专门针对其跨文化背景下诗歌创作的研究。本文将张枣中后期诗歌创作放在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结合诗人所处的不同文化环境对其诗歌创作进行文本分析和文化阐释,最后指出张枣诗歌在跨文化背景下影响。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张枣诗歌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指出了跨文化背景下
学位
现代汉语“把个”句主要用于口语,除与“把”字句有表达基本致使义的共性外,还有形式和意义上的个性,被视为“把”字句的小类也被视为例外,研究的重点在于确定句式的主观化语义。  首先,在广泛搜集语料的基础上,对“把个”句的构件进行描写。主语通常以零形式为主,这种零形式只限于外表,通过观察、分析都能在文中找到或总结出主语来,大致分为省略和隐含两种类型。宾语以个体名词居多,不存在有定无定的限制,可以充当多种
学位
汉语数词和泰语数词的相同点在于,它们的源头都是计数,且区分大小写。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表示数目,基数词是系数和位数构成的,基数词可与其他词语一起表示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序数词表示顺序。汉泰数词在读法、位置等方面都有不同点和相同点,汉泰数词都可以作主语、定语和补语,汉语数词还可以作谓语、宾语和状语。汉语数词可以独立充当句法成分,也可与量词构成量词短语后充当句法成分,但泰语数词只能构成量
本文研究的是泰国留学生在学习中文时,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的学习情况,这种语言现象叫做委婉语。委婉语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并在生活中不可离开的语言现象。汉语中的委婉语能够体现中国人在交流和表达时候的习惯,也是中国人中庸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汉语委婉语是对泰国汉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泰国留学生对于汉语委婉语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反映在泰国留学生的交际过程中。但是由于汉语委婉语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