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从总体来看,学界对於中世汉语比较类形容词谓语句(以下简称形谓句)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也不够系统。有鉴於此,本文主要综合运用计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配价语法、三个平面语法等有关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在调查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中世汉语比较类形谓句进行了考察。
本文共分五章十三节,主要从六个方面对中世汉语比较类形谓句进行了考察,即比较项、比较点、谓语形容词、级次状语、量性补语、句式类型。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章考察中世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的比较项,共分两节。第一节考察了中世时比较顼的语义类型及其历时发展情况,中世时比较项的语义类型主要有施事、系事、领事、属事、行为方式、性状、时间、方位及处所等。第二节考察了中世时比较项的句法成份及其发展,中世时比较项的句法成份可分为名词及名词性成份、动词及动词性成份、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份。其中,名词及名词性成份中主要有名词、代词、者字结构以及其他名词性成份,动词及动词性成份主要包括:动词、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补短语、单句形式、复句形式等,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份比较项用量较小。
第二章考察中世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的比较点,共分两节。第一节考察了中世时比较点的句法位置及其发展情况,中世时比较点主要有四种句法位置,即位於小句句首,位於比较主项後,位於比较客项後,分别位於比较主项与比较客项後,在上古时则主要以前三种为主。第二节主要考察了中世时比较点的句法成份及其发展,中世时比较点的句法成份主要有名词及名词性成份、动词及动词性成份、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份。其中,名词及名词性成份比较点具体又可分为名词、名词性并列短语、名词性偏正短语、所字结构等四类句法成份,动词及动词性成份主要有动词、动宾短语、动词性的偏正短语、动词性的并列短语、动词性的主谓短语及以动词性成份为谓语的复句成份,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份主要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的并列短语两种句法形式,用量较小。
第三章考察中世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的谓语形容词,共分三节。第一节考察了中世时谓语形容词的语义类别及其发展,中世时谓语形容词在语义上大概有70个类别,比上古大概新增22个类别。第二节考察了中世时复音谓语形容词的结构及其发展,中世时复音谓语形容词可分为单纯形容词、重叠形容词、复合形容词三类,本节重点讨论了复合形容词的结构。从词法的角度来看,复合形容词的结构主要有:“形+形”、“副+形”、“形+名”、“动+形”、“动+名”、“名+形”、“副+动”、“形+动”、“助动+动”等几种形式,如果从句法术语命名的角度来看,复合形容词的结构又可分为并列、偏正、动宾、主谓、动补等结构形式。第三节考察了中世时三价谓语形容词的发展情况,中世时三价谓语形容词在数量、语义类别方面相对上古都有较明显的发展。
第四章考察中世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的级次状语和量性补语,共分两节。第一节考察了中世时级次状语的类别及其发展,中世时级次状语主要有五种类型,即:最高级状语、准最高级状语、较高级状语、较低级状语、略微级状语,每种类型又有若干个成员。第二节考察了中世时量性补语的类别及其发展,中世时量性补语可分为实量补语和虚量补语两部分,其主要特徵为:实量补语的用量要远远大於虚量补语;实量补语中,确量补语的用例要远远小於约量补语;约量补语中,暗量补语的用量要大於明量补语;虚量补语中,没有暗量补语的使用,明量补语主要是“……倍”的表达形式;中吐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的量性补语虽然用量不大,但对近代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第五章考察中世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的句式及其发展,共分四节。第一节考察了中世时异同比类形谓句的句式及其发展,中世时异同比类形谓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五种类型,其否定形式主要有十种类型。第二节考察了中世时相似比类形谓句的句式及其发展,中世时相似比类形谓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九种类型,其否定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三节考察了中世时差比类形谓句的句式及其发展,中世时差比类形谓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八种类型,其否定形式主要有七种类型。第四节考察了中世时极比类形谓句的句式及其发展,中世时极比类形谓句除了可以用“最”字句及利用差比的句式形式来表示外遗有三种句式可以表达。
在分析每个章节时,对於比较类形谓句中所要研究的每种语言现象,本文都力求从上古到近代,从历时的角度进行考察分析,但重点在中世时期。同时,在中世时期内部,本文又分东汉、魏晋、南北朝(含隋)、唐宋四个时期进行历时比较。每章之後,本文都设小结部分,主要是从历时发展的动因方面进行总结。全文分析完毕之後,本文再设一个全文总结,主要是从综合方面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