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仝小林教授门诊临床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挖掘中药治疗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地址等)、就诊信息(就诊频次、就诊时间等)、疾病诊断情况(并发症及合并症)、检验指标(低血糖反应发作频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信息,评价仝小林教授中药治疗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挖掘改善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及证治规律。研究方法纳入仝小林教授门诊病历系统中诊疗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资料。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及前后自身对照,统计学方法检验疗前疗后疗效。利用无尺度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挖掘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研究结果(1)基本信息:本研究纳入了 2005年至2017年12月期间于仝小林教授门诊就诊的脆性糖尿病患者49例,共599次诊次。其中男性患者共28例,女性患者共21例。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5-75岁,以中老年人群居多。49例患者中1型糖尿病5人,2型糖尿病44人。糖尿病并发症最多的分别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泌汗异常、糖尿病肾病。合并症最多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肥胖及脂肪肝。脆性糖尿病患者最常出现最常见症状依次为低血糖反应、乏力、眩晕、口干、肢体疼痛等。(2)疗效评价:治疗第3、5、7、8、18个月后,患者低血糖每周发生次数平均下降了 1.11次、1.43次、1.19次、0.75次及1.42次;次要疗效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经过2、3个月治疗后分别平均下降0.34%、0.48%;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经过2个月治疗后分别平均减少0.34mmol/L、1.49mmol/L;血压下降显著,血脂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未见明显肝肾毒性。(3)证治规律:对患者的中医证素及证候进行统计。其中最常见的3个病位证素分别是脾胃、气分、血分,最常见的3个病性证素是火热、气虚、气滞,其次为阴虚、湿、气陷、血瘀;最常见的3个证型是脾虚胃热证、中气亏虚证、气阴两虚证。其中脾虚胃热证与中气亏虚证是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的两大典型证型。通过无尺度骨干网络图分析方法,挖掘出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核心证型脾虚胃热证的核心药物为黄芩、生姜、知母;中气亏虚证的核心药物为黄芪、枳实、白术。结论脆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为高血糖型、低血糖型及混合型。其中低血糖型中医证候分为脾虚胃热与中气亏虚两大典型类型。脾虚胃热型核心药物为黄芩、生姜、知母,中气亏虚型核心药为黄芪、枳实、白术。中药可以有效减少脆性糖尿病的低血糖发生频率,并改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压等相关检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