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飘》1940年代被译介到中国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形象变迁历程,由“反动文学”逐渐被建构为“通俗经典”。什么因素导致了《飘》的形象变迁?《飘》经历了怎样的经典建构历程?本论文以此为研究核心,试图找到影响《飘》形象变化的外部及潜在因素,探寻其“经典化”历程。 影响文学作品形象定位的因素众多。其中,文学之外的社会文化语境是文学作品形象评介和定性的关键操控因子。翻译文学是文学大多元系统的子系统,其评价同样遵循文学多元系统的文学批评标准。但对于翻译文学的评价,情况则更为复杂。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述了文学多元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各元素间的张力及动态关系;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主要阐释翻译文学背后的操控因素。这两个理论恰切地对翻译文学在文学系统中的动态变化和形象定位作了深刻的阐释,契合该论文研究问题的性质。故而,本研究主要以多元系统论和操纵论作为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理论框架上,该论文以史料梳理和理论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飘》在中国的形象变化和经典化历程做了全面而客观的研究。 《飘》的形象变迁和经典化历程与文学批评息息相关。本文研究发现,《飘》在其源语国——美国的文学评介和作品形象相对比较稳定。但在中国,情况则大为不同。中国对《飘》的评价,受到了文学之外政治文化因素的多重影响和制约,也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作品形象。具体到不同阶段,各影响因子之间的角力亦不同。1980年代以前,相较于其他因素,意识形态对《飘》的形象操控更为显著;而1990年代后,尤其是新世纪,赞助人和诗学观则成为《飘》形象建构的主导因素,完成了作品的经典化历程。 基于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减少文学之外因素的干预,还文学以“文学”批评,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经典。1990年代以后,《飘》从“反动”文学演变为“通俗经典”,此过程正反映了文学观的嬗变对文学经典建构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影视等现代传播媒介对文学的传播、接受与形象建构,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