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和肥胖人群日益增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研究已经明确DPN与肥胖具有相关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指出,中国人群更易发生腹内脂肪增多,体脂分布情况以腹型肥胖为特征。目前针对DPN和腹型肥胖之间的关系证据较少且不一致,基于以上观点,本研究旨在讨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腹部脂肪分布的相关性,识别DPN新的潜在危险因素,为预防DPN提供新的思路和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600名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325名,女性275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生化指标,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血压、腹部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面积、神经系统检查等,测定HbA1c、FBG、2hPG、TG、TC、HDL-C、LDL-C及UA等相关指标。首先以内脏脂肪面积与皮下脂肪面积的比值(V/S)表示腹部脂肪分布,根据V/S四等分将患者分为四组,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四组间的一般特征以及DPN的患病风险。其次根据有无诊断DPN,将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组,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一般特征,并评估DPN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所有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3.80±11.79岁,平均病程为8.58±7.00年,平均V/S为0.4639±0.1486,DPN检出率为45.2%。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BMI、TG、HDL-C、UA在不同组间有显著差异(所有P<0.05),但年龄、糖尿病病程、SBP、DBP、HbA1c、FBG、2hPG、TC、LDL-C、DR、DKD、PAD在不同组间无显著差异(所有P>0.05)。不同V/S组,DPN检出率分别为36.7%、41.3%、48.0%、54.7%(P=0.011)。在校正了年龄、性别、病程、吸烟、HbA1c、TG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P≤25组对比,P>25,≤50、P>50,≤75组的DPN患病风险增加,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而P>75组的DPN患病风险增加75.6%(OR=1.756,95%CI:1.023-3.015,P=0.041)。DPN组和非DPN组两组之间内脏脂肪型肥胖、高血压、DKD、PAD、年龄、病程、SBP、VFA、SFA、V/S、FBG存在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然而两组之间性别、吸烟、饮酒、DR、DBP、BMI、HbA1c、2hPG、TG、TC、HDL-C、LDL-C没有显著差异(所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4,95%CI:1.062-1.107,P<0.001)、BMI(OR=1.072,95%CI:1.014-1.133,P=0.014)、HbA1c(OR=1.152,95%CI:1.050-1.263,P=0.003)及PAD(OR=1.687,95%CI:1.064-2.677,P=0.026)为DPN的危险因素。结论:高V/S与DPN呈正相关,高V/S是DPN的危险因素,提示V/S比值可预测发生DPN的患病风险。此外,年龄、BMI、HbA1c以及PAD也是DPN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