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来自行为和ERPs的证据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c88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自我信息的加工并不是秉承客观真实的原则,实际上人们对客体进行加工时经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差效应,通过对信息的选择以及评价产生自我欺骗,并且将来在完成某些任务会提高自己的成功率,这种先前产生的胜利感会影响随后的任务,从而会产生一种“赢家效应”现象。其中自我欺骗的模糊反馈理论支持这个现象,并且情感过滤器在自我欺骗的产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证实自我欺骗产生后的“赢家效应”;其次使用模糊和精确的反馈性质探索自我欺骗的模糊理论和情感过滤器;最后探索模糊和精确反馈产生不同自我欺骗程度的内在神经机制。
  本研究设计三个实验分别从行为和ERPs探讨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前瞻范式探究模糊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结果发现,有答案提示的实验组和没有答案提示的控制组在实测和预测之差的得分上达到显著差异,即实验组的被试产生更多的自我欺骗;并且相比于控制组,实验组在积极模糊反馈的条件下提高测试2的预测分数(自我欺骗的程度加重)。实验二依旧采用前瞻范式探究了精确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结果首先验证了实验一的结果,在答案提示的作用下实验组产生更多的自我欺骗;但是相对于控制组,实验组在精确反馈条件下没有更多的预测分数,即该实验从正面证实精确反馈对自我欺骗的产生没有促进作用。实验三采用ERPs探究模糊和精确反馈对自我欺骗产生不同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首先在模糊反馈的条件下,被试的自我欺骗均多于精确反馈的自我欺骗产生量;其次结果还发现自我欺骗的产生需要正波成分,模糊反馈条件下的自我欺骗诱发较大的P2和P300成分;最后发现自我欺骗在模糊反馈下额区和额中区等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显著增加,并发现右半球的激活程度大于左半球和中央区。
  总之,本文的探索不仅验证了以往研究的观点,而且还填充了自我欺骗研究领域的部分空白。主要有如下结论:首先,本文在三个实验中从不同的方面验证了模糊反馈是自我欺骗产生的支撑理论;然后,自我欺骗的形成对接下来任务的完成具有促进作用,诞生了自我欺骗后的“赢家效应”;其次,在三个实验中都发现在积极反馈信息下自我欺骗的产生比较多,该研究证明情感过滤器在自我欺骗的产生中具有促进作用;最后,研究发现自我欺骗的产生需要激活P2和P300成分以及在模糊反馈中激活额区和额中区等相关脑区,这为模糊反馈和精确反馈产生不同影响找到内在神经机制的根源。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以后的自我欺骗研究打下有利的基础,不仅丰富自我欺骗的相关理论以及探索其的内在神经机制,可以深入了解自我欺骗背后的奥妙。
其他文献
周边抑制是指视觉目标刺激周围的视觉环境刺激对目标刺激的知觉及神经反应的削弱作用。周边抑制可以发生在多种视觉特征加工之中,例如,存在对比度周边抑制,即外周刺激包围下的中央刺激的主观对比度被削弱;还存在运动周边抑制,即对于高对比度的运动光栅,对大尺寸的刺激运动方向的判断比小刺激更难,表明人们对大光栅的运动知觉更弱。前人的研究表明运动刺激加工存在视野不对称性。
  本论文通过三个实验,采用心理物理法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运动周边抑制是否存在视野不对称性?哪一侧视野的周边抑制
儿童在学习中出现的无助模式,会对他们的学业表现造成负面影响。父母作为子女长期的榜样,可能会影响子女无助模式的形成。现有研究多关注父母教养行为对子女无助模式的影响,但未见探讨父母自身在挫折后的行为模式是否对子女的无助模式存在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拟探讨:(1)子女是否能觉察到父母挫折后的行为模式;(2)父母挫折后的行为模式对子女的无助模式的形成是否有影响;(3)父母挫折后的行为模式是否会影响子女的智力观;如果是,那么父母挫折后的行为模式、子女的智力观和子女的无助模式
学业拖延是指个体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应该、也自愿完成的学习任务,或学习者把应立即实行的行动延迟至将来的一种非理性行为。近两年研究生被清退的现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学业拖延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专业承诺是影响学业拖延的一个重要因素,压力知觉以及完美主义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机制并不清楚。据此,本研究拟建构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主要目的在于探查完美主义与压力知觉在硕士研究生专业承诺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中的机制与条件。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研究生学业拖延量表、研究生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人们的社交频率降低,社会交往中的问题也更为显现。以往有研究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焦虑问题广泛存在且与多种负面问题相关。大学生处于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过渡阶段,与中学生相比面临更复杂的社交情境和人际关系;相比于阅历丰富的社会人士,大学生还不具备成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因而面临严重的社交焦虑问题。社会阶层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探究社会阶层与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对考察社会阶层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十分必要。由
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探讨了第二代认知科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之间的继承与超越,评价了第二代认知科学在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拓展上的是非功过。本文对于第二代认知科学及其与机能主义传统关系的考察为澄清心理学的发展脉络、理解作为心理学重要前沿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思想的实质,进而为做好心理学的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代认知科学在心理学内部的矛盾运动中为解决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危机而诞生,其产生深受现象学和实用主义等哲学思想和科学文化成果的
目的:为了减轻抑郁障碍带来地巨大疾病负担,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治疗现有疾病,二是预防新病例地发生。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是针对现有病例地治疗,很少有研究关注到抑郁障碍的预防。因此本实验想比较3种不同训练方法(1)正性注意偏向发展,(2)负性注意偏向矫正和(3)注意控制对预防抑郁障碍发作的效应。
  方法:通过2阶段访谈从6884名大学生中筛查出不符合抑郁障碍诊断和其他精神障碍诊断,但有持续抑郁症状(即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评分大于13分持续2个月)的68名被试。将他们随机分到正性注意偏向发展训练组(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创新能力成为了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的关键,是企业能否在商业环境中保持优势并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作为影响员工工作行为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领导的管理方式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已有研究鲜有涉及领导正直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探讨。因此,本文通过探讨领导正直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过程机制,这能够有益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员工创新行为,丰富领导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采
以往实验室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决策,特别是医疗决策,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答案(Brase&Hill, 2017),表现为在信息整合时往往只会重视证据信息—即直观感受到的现象,而忽视了先验概率,表现出以偏概全、以小见大、所见即所得等认知偏向,而这极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见,在医疗诊断过程中避免医疗决策的认知偏见,正确理解和量化不确定性的信息,并据此做出合理的决策至关重要。为此,许多学者对如何减少决策中的认知偏向进行研究,并通过提供视觉信息(Reani, Peek,&Jay, 2019)、虚报
研究背景和目的:抑郁认知理论认为负性注意偏向在抑郁的发生和维持中有因果作用。为探讨这种关系,众多学者尝试采用注意偏向矫正训练(Attention Bias Modification Training,ABMT)来治疗抑郁障碍,但研究结果不一致。为探明ABMT治疗抑郁障碍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本研究持续追踪1年,观察ABMT改善抑郁障碍被试抑郁症状的短长期效应。
  方法:通过2阶段访谈病例采集法从大学生(n=6,884)中筛查出有意愿参加本研究的24名有抑郁障碍的大学生并随机分成2组:注意偏向矫正训练组
目的:为了了解隐性自恋对疼痛面孔和中性面孔的注意偏向机制以及对其疼痛共情的影响,实验一采用点探针任务结合疼痛评估任务评估隐性自恋者注意偏向差异及对其疼痛共情的影响。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使用眼动设备来追踪被试在观看图片刺激材料时的注意变化机制,从更深层次研究隐性自恋个体与在与他人进行疼痛共情时采用的认知模式,以及此认知模式如何影响隐性自恋者的疼痛共情。
  方法:实验一,选取大学生被试136名,首先完成HSNS量表和PANAS量表,随后进行点探针任务和疼痛评估任务,疼痛评估任务以疼痛程度评分作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