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天津“当河海之要冲,为畿辅之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明清时期渤海湾重要的海防节点,形成多元化的军事文化景观要素。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海防早已不再是天津的主要职能,海防文化逐渐淡出群众记忆,各类海防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海防文化作为天津范围内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对天津造成了多重影响,但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均存在局限性。在理论研究层面,当前研究重点多集中于某一单体海防遗产,整体层面的研究十分有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当河海之要冲,为畿辅之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明清时期渤海湾重要的海防节点,形成多元化的军事文化景观要素。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海防早已不再是天津的主要职能,海防文化逐渐淡出群众记忆,各类海防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海防文化作为天津范围内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对天津造成了多重影响,但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均存在局限性。在理论研究层面,当前研究重点多集中于某一单体海防遗产,整体层面的研究十分有限;在实践层面,天津海防遗产布局分散、体量悬殊,现阶段的遗产保护管理仍缺乏系统性,忽视了景观要素间的关联性,造成了孤立、静态保护的局面。因此,系统性地挖掘海防文化,梳理天津海防文化景观脉络势在必然。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明清天津地区的海防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与跨学科研究法,将海防文化与景观、空间相关联,深入探究海防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内在关联性、构成要素、景观特色,最终结合遗产现状和景观特征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国家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文态空间的基础研究。文章首先论述天津海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基础、历史背景,结合历史资料分析由明至清不同阶段的天津海防防务格局,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化扩散和海防文化景观发展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引入“系列遗产”理念,阐述天津海防文化景观的群体性及内在关联性,并探究海防文化景观对天津城市及社会的影响。进而系统梳理天津海防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对海防环境、主体防御工程、附属配套设施、民俗信仰、文学作品等物质或非物质要素的特征及其在海防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并探寻天津海防文化景观与其他地区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最后,阐述天津海防系列遗产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遗产损毁严重、完整性遭到破坏等问题,提出应在空间层面上对海防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缮,并适当发掘遗产空间新潜力;在文化层面上注重非物质遗产要素的保护传承,建立完善的遗产解说系统;在管理层面上鼓励政府与公众组织建立合作模式,并加强遗产散点的协同管理,创造良好的遗产保护氛围。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四十年以来,社会经济水平、国家整体实力收获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同时与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是体现在各类城市建设空间环境质量上的良莠不齐。空间塑造手法单一、建设质量缺乏细节、城市形貌刻板化、功能偏离受众等诸多问题成为高速发展语境下不能规避的问题。而城市设计作为一种高效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手段,在促进城市建设品质优化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本文选取了城市景观中的微观层面城市天际线这一要素作
快速城镇化使我国许多城市相继进入增存并行发展的时代,城市中心区往往呈现高密度、高强度、高复杂性的特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灾害威胁在城市中心区的复杂环境下更为凸显,如人口的高度聚集使其在面对地震等灾害时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避难疏散是城市防灾的关键一环,良好的避难疏散空间体系是人群灾时得以安全、快速疏散的重要保障,但城市中心区的复杂限制条件又使其在避难场所布局、疏散通道网络组织等方面受到极大限制
近年来城市极端灾害频发,城市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大。灾害给城市造成重大破坏和损失的程度与城市空间的承灾性紧密相关,避难空间是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应对灾害的重要保障。韧性理论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抵御灾害冲击的能力,韧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趋势。因此,基于韧性理论,对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规划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先对系统论、韧性城市、综合防灾、灾害风险等
纵观城市发展历史,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使位于城市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激化,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承担更多的现代城市功能,但囿于历史文化街区地上空间资源有限,因此地下空间利用势在必行。在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的大趋势下,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后植入性”及其对地下空间提出的保护限制条件要求地下空间整体化利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了地下空间相关理论并明确本次研究的对象与案例选取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里的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步行环境不断恶化。步行作为一种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倡步行不但能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减少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山地城市,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城市步行空间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空间具有很高的复合性,山地城市居民在日常进行步行活动时会比在平地消耗更多的体力,步行的困难程度更大,对步行
在我国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下,减少出行碳排放已成为低碳城乡建设的关键环节,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重要的城乡要素之一,其布局运行对出行碳排放具有明显的锁定作用。目前,国内以控碳为目标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侧重于提出定性优化建议,将碳排放量化分析技术纳入城乡规划体系是低碳发展背景下规划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居民出行碳排放约束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系统方法
遗产社区是遗产发展的首要利益相关者和价值承载者,对于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正成为国际遗产保护关注前沿。遗产社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遗产旅游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社区与居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干扰居民日常生活、使居民边缘化、加剧居民的贫困状态等。当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是新时期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关注遗产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对于有效传承活态遗产、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崛起的小城镇开辟了城镇化的新进程,进入21世纪,小城镇发展逐步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区域的社会综合体,是乡村地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上接城市、下引农村、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在我国城乡统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和地理因素较复杂的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地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迈入新阶段,其发展目标和重点从强调物质空间的规划和建设逐步转变为塑造城市文化和精神,城市因经济而兴盛,因文化而积淀内涵,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逐步成为评估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性因素。本研究是开埠城市系列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城市文化氛围为视角,尝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公众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其本身的文化需求多个角度探讨影响城市文化氛围的因素。目前我国学者对城市文化氛围的研究还处于
清末民初时期的天津时值城市转型,商业活动丰富,历史景观极具特色。老城厢地区是天津城市发展的主要发源地,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包括老城厢在内的天津城市景观逐渐丧失地域特色。文学作品在时空上塑造了生动的城市文化景观,其中的景观文本信息为地域特色发掘提供全新视角。区别以往研究方法,本文从天津小说入手,以文学地理学视角对老城厢地区景观展开研究。选取冯骥才三部清末民初时期小说:《阴阳八卦》、《三寸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