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遗产社区是遗产发展的首要利益相关者和价值承载者,对于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正成为国际遗产保护关注前沿。遗产社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遗产旅游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社区与居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干扰居民日常生活、使居民边缘化、加剧居民的贫困状态等。当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是新时期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关注遗产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对于有效传承活态遗产、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JZD0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网络视野下海内外中山公园的地方建构、景观 价值感知与认同研究(517784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产社区是遗产发展的首要利益相关者和价值承载者,对于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正成为国际遗产保护关注前沿。遗产社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遗产旅游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社区与居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干扰居民日常生活、使居民边缘化、加剧居民的贫困状态等。当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是新时期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关注遗产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对于有效传承活态遗产、促进遗产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鉴于此,本研究聚焦遗产社区及社区居民感知,选取平遥古城文庙社区为例,探讨遗产旅游对遗产社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平遥古城是典型的人居型世界遗产地,近年来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但也面临过度商业化、居住品质下降、原住民迁离等挑战,亟需思考如何在旅游快速发展中协同社区的遗产与生活属性,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以确保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本研究基于长期的遗产保护理论梳理和实践探索,引入旅游学自下向上溢出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对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与主观幸福感进行测度,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路径,运用回归分析探讨主观幸福感对居民迁居意愿和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遗产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研究表明,平遥文庙社区面临承载潮汐型游客的压力,存在生活服务设施不足、街道品质参差不齐、物理环境衰退等问题。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中,对于文化影响感知最强烈,对公众参与影响感知最弱。在居民地方依恋感知中,地方认同(情感性)的感知强度高于地方依赖(功能性)。在居民主观幸福感方面,居民对社会交往的满意度最高,对公共服务设施与交通、经济的满意度最低。在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路径中,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旅游影响感知对于地方依恋有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地方依恋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此外,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居民的搬迁意愿,增加居民的社区参与积极性。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为实现遗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合理控制旅游发展规模,建议从公共服务设施与交通、生活环境、社会交往和社区参与等维度进行规划调整,从而有效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其他文献
随着2018年12月1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下称2018版《标准》)的实施,城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布局从“半径覆盖”的传统方法,转向强调“步行可达”的社区生活圈建设。同时,大数据时代下多样化的城市开放数据获取途径和空间分析技术,为社区生活圈配套设施布局优化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支持。面对配套设施布局的规划标准的转变,以及城市中心区社区生活圈配套设施布局优化所面临的社区生活圈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体验型消费观念的推广,城市消费模式开始逐渐转变,并对传统商业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旧城区商业空间改造成为存量规划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的旧城区商业空间改造研究大多停留在店铺业种业态与街道景观设施等层面,未能树立系统发展观,对商业建筑自身发展动力与其所处城市环境间的矛盾认识不足,对商业空间活力的提升效果有限。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意义在于通过探寻生态元在生态系
城市的发展带来人口的增长与用地的集中,往往形成高密度状态。居住空间作为城市功能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城市空间构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高密度城市特点的集中展现区域。因此,高密度城市常伴随着的空间拥挤、设施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在居住空间中常有体现,如何实现高密度状态下居住空间宜居性的提升,对于我国旧城改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与住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海面温度和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台风灾害作为最常见的一种极端气候灾害,其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已产生愈渐严重的威胁。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人口大量集中,使该区域在面对灾害时呈现出更高的脆弱性。对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研究及综合防风策略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破迫切与重要。论文选取台
在我国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四十年以来,社会经济水平、国家整体实力收获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同时与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是体现在各类城市建设空间环境质量上的良莠不齐。空间塑造手法单一、建设质量缺乏细节、城市形貌刻板化、功能偏离受众等诸多问题成为高速发展语境下不能规避的问题。而城市设计作为一种高效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手段,在促进城市建设品质优化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本文选取了城市景观中的微观层面城市天际线这一要素作
快速城镇化使我国许多城市相继进入增存并行发展的时代,城市中心区往往呈现高密度、高强度、高复杂性的特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灾害威胁在城市中心区的复杂环境下更为凸显,如人口的高度聚集使其在面对地震等灾害时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避难疏散是城市防灾的关键一环,良好的避难疏散空间体系是人群灾时得以安全、快速疏散的重要保障,但城市中心区的复杂限制条件又使其在避难场所布局、疏散通道网络组织等方面受到极大限制
近年来城市极端灾害频发,城市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大。灾害给城市造成重大破坏和损失的程度与城市空间的承灾性紧密相关,避难空间是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应对灾害的重要保障。韧性理论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抵御灾害冲击的能力,韧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趋势。因此,基于韧性理论,对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规划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先对系统论、韧性城市、综合防灾、灾害风险等
纵观城市发展历史,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使位于城市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激化,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承担更多的现代城市功能,但囿于历史文化街区地上空间资源有限,因此地下空间利用势在必行。在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的大趋势下,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后植入性”及其对地下空间提出的保护限制条件要求地下空间整体化利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了地下空间相关理论并明确本次研究的对象与案例选取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里的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步行环境不断恶化。步行作为一种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倡步行不但能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减少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山地城市,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城市步行空间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空间具有很高的复合性,山地城市居民在日常进行步行活动时会比在平地消耗更多的体力,步行的困难程度更大,对步行
在我国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下,减少出行碳排放已成为低碳城乡建设的关键环节,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重要的城乡要素之一,其布局运行对出行碳排放具有明显的锁定作用。目前,国内以控碳为目标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侧重于提出定性优化建议,将碳排放量化分析技术纳入城乡规划体系是低碳发展背景下规划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居民出行碳排放约束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系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