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超声引导髂筋膜腔隙阻滞(FICB)主要于腹股沟韧带下方注药,经腹股沟阻滞髂窝里的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研究发现:经腹股沟韧带下行FICB,距目标神经较远,需较大药量;而在腹股沟韧带上方髂窝近端,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距离较近,较小容量即可同时阻滞两支神经。本研究旨在观察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FICB的阻滞效果,并进一步探讨腹股沟韧带上、下连续FICB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镇痛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选择髋部骨折患者20例,ASAⅠ~Ⅲ级,于麻醉准备室行超声引导下0.25%罗哌卡因腹股沟韧带上FICB,局麻药总量30ml。于大腿前方建立9个观测点:先建三条垂直于大腿纵轴的横线,分别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髌骨水平及二条线之间中间部位水平,后分别在三条线的最外侧、最内侧及中间建立9个点,分别以a1、b1、c1、a2、b2、c2、a3、b3、c3点表示。髂筋膜腔隙注药20min后用针刺法与未阻滞侧对比测定阻滞效果:阻滞完全(无疼痛)、阻滞不全(痛觉减退)和无阻滞(痛觉未改变)。第二部分: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单侧THA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2组: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腔隙阻滞组(A组,n=30)和腹股沟韧带下髂筋膜腔隙阻滞组(B组,n=30)。两组均行超声引导髂筋膜腔隙置管后接电子镇痛泵,镇痛泵设置:负荷剂量20ml,背景剂量0ml,PCA10ml/次,锁时60min,持续72h。告知患者VAS≥4分时,按压PCA,观察10~20min,若患者的VAS仍>4分,则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两组患者镇痛操作前(0h)、镇痛操作后3h、6h、8h、12h、24h、48h、72h的静息VAS及12h、24h、48h、72h被动运动时VAS和24h、48h、72h主动运动时VAS,同时记录3h、6h、12h、24h、48h、72h局麻药用量、加用帕瑞昔布钠例数。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第一部分:髂筋膜腔隙注药20min后观察发现:a1、b1、a2、b2点完全阻滞率达100%;c1点完全阻滞率仅5%;a3、c2、c3、b3点的完全阻滞率逐渐升高,但均未达100%。第二部分:两组患者ASA分级、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静息、持续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时的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尿潴留、低氧、膀胱穿孔及局麻药中毒病例。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3h、6h罗哌卡因用量无差别(P>0.05),其余各时点的罗哌卡因用量均少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加用帕瑞昔布钠2例,B组4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部分:超声引导下0.25%罗哌卡因30ml腹股沟韧带上FICB能够阻滞大腿前部、外侧和内侧靠近小腿部分区域的痛觉,为行髋部、膝部手术的术后镇痛提供了可能。第二部分:①超声引导下0.25%罗哌卡因腹股沟韧带上或下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均能较好地缓解静息和运动性疼痛,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②在术后72h的镇痛过程中,腹股沟韧带上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局麻药总量少于腹股沟韧带下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