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免疫毒素是一种由靶向部分连接毒素部分组成的融合蛋白。其中,靶向部分通常是抗体、抗体片段或生长因子等具有导向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能够通过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的受体将毒素部分靶向传递至病变细胞。毒素部分普遍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通过受体介导进入细胞后,可以发挥杀灭病变细胞的功能。根据来源不同划分,毒素部分可以来自微生物、植物、昆虫和动物等。绿脓杆菌外毒素和白喉毒素是两种获得广泛研究的细菌毒素,目前已有相应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1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3621; 上海市科委:15431907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毒素是一种由靶向部分连接毒素部分组成的融合蛋白。其中,靶向部分通常是抗体、抗体片段或生长因子等具有导向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能够通过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的受体将毒素部分靶向传递至病变细胞。毒素部分普遍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通过受体介导进入细胞后,可以发挥杀灭病变细胞的功能。根据来源不同划分,毒素部分可以来自微生物、植物、昆虫和动物等。绿脓杆菌外毒素和白喉毒素是两种获得广泛研究的细菌毒素,目前已有相应的药品Lumoxiti和Ontak被批准上市,对许多不同类型的血液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临床上广泛应用免疫毒素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免疫毒素存在免疫原性、非特异性毒性和低渗透性等。免疫毒素的非特异性毒性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毒素分子与内皮细胞的非特异性结合,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另一部分则是靶向部分与表达肿瘤相关抗原的正常细胞非特异性结合,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引发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由于毒素本身的异源性以及肿瘤特异性抗原极少存在,所以免疫毒素的非特异性毒性问题较难解决,于是我们设计新型的免疫毒素,分别对传统免疫毒素的毒素部分和靶向部分进行修饰与改造,从而降低免疫毒素的非特异性毒性。本课题针对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免疫毒素scFvPE38进行改造,首次设计并制备无毒性两段式免疫毒素。断裂型内含肽是一种能够自我剪切并将两侧蛋白(外显肽)以天然共价键进行连接的自处理功能序列。我们借助断裂型内含肽将免疫毒素分成两段,两段分别与断裂型内含肽融合,在到达靶细胞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发生内含肽介导的蛋白反式剪接反应,使两段式免疫毒素重新连接形成完整免疫毒素。实验表明,两段式免疫毒素均不具有毒素活性,即使在高浓度条件下,也不会产生细胞毒性。两段式免疫毒素可以在还原性条件下发生内含肽介导的反式蛋白剪接反应,生成完整免疫毒素,并且恢复免疫毒素的细胞毒性,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入胞后,引起靶细胞的凋亡。本课题同时设计新型的抗原屏蔽型免疫毒素M-Fab-PE24,通过连接抗原屏蔽肽至免疫毒素的靶向部分,降低免疫毒素对表达肿瘤相关抗原的正常组织产生的非特异性毒性。在免疫毒素Fab部分的轻链N端通过酶解型连接肽连接抗原屏蔽肽,屏蔽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在循环过程中降低免疫毒素对正常组织的结合。在达到肿瘤部位后,接受肿瘤微环境特异性蛋白酶处理,切除屏蔽肽,释放Fab的抗原结合部位,恢复其抗原结合亲和力,选择性对肿瘤细胞发挥杀伤作用。本课题分别从体外和体内验证了抗原屏蔽型免疫毒素的抗原亲和力和生物活性。体外研究结果显示,抗原屏蔽型免疫毒素的抗原结合能力和细胞毒性明显下降,但在接受特定蛋白酶活化后,能够恢复原有的结合亲和力和细胞毒性;使用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进行药效研究显示,抗原屏蔽型免疫毒素M-Fab-PE24具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并且与未屏蔽型免疫毒素Fab-PE24相比,对肝脏的损伤较轻,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本课题设计的两种新型免疫毒素分别从1)降低细胞毒性与肿瘤靶位定点恢复以及2)抑制抗原结合能力与肿瘤靶位定点恢复两个方面来研究降低免疫毒素非特异性毒性的通用方法,使其可以用于不同抗体和毒素的任意组合,而不用局限于毒素的来源以及抗原的特异性表达。对以上两种新型免疫毒素的研究,为降低免疫毒素非特异毒性建立了一定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免疫毒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论文首创的新型低非特异性毒性免疫毒素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FUT3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FUT3的表达对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是否为独立危险因素;3)FUT3表达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中的预后预测价值,为临床预测预后、分层管理病人提供新选择。研究类型:临床回顾性队列研究,406名组织病理学证实ccRCC患者组成的队列,随访74个月。研究方法和内容:运用组织微阵列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半定量评分,来分析F
目的:构建强成骨性能的骨移植材料是骨科临床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指端骨缺损再生过程中,甲床组织是保证骨再生的核心要素。但是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旨在探索甲床内促进骨再生的结构特点及蛋白构成,并利用甲床组织设计和构建可供移植的生物支架,并研究其对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为临床上治疗骨缺损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收集临床废弃的甲床组织,首先,通过组织学和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第一部分 saRNA激活肾癌细胞E-cadherin基因表达及其机制目的:检测肾癌细胞中的E-cadherin基因表达,观察E-cadherin表达水平与肾癌发生的相关性。遴选能和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序列互补的saRNAs,明确saRNA对肾癌细胞系ACHN和786-O细胞E-cadherin表达的激活效应。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6年11月期间于瑞金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并经
目的:制作多孔Se@SiO2纳米球涂层导尿管并探究其对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前列腺部尿道部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为减少前列腺术后并发症提供新思路。方法:1、制备多孔Se@SiO2纳米球,通过XRD和TEM技术鉴定其微观结构。并利用DCFH-DA探针等技术检测其活性氧(ROS)清除能力及生物安全性。再将多孔Se@SiO2纳米球溶于壳聚糖溶液中制作涂层导尿管。同时测定导尿管的涂层厚度、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及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我国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补体系统在正常妊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补体系统的异常激活却可引起PE的发生。补体C5a作为补体系统中最重要的活化产物之一,但其在PE发病中的潜在机制仍未可知。研究目的:明确C5a是否参与PE的发生,并探讨其潜在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探索SPARCL1是否与早期自然流产有关,研究SPARCL1在人滋养细胞迁移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1.收集2015-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因胚胎停育和主动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的绒毛组织样本,提取mRNA与蛋白,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与荧光实时定量PCR检验,比较两组间SPARCL1的表达是否有差异。2.构建pIRES2-EGFP-SPARCL1重组质粒,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斑马鱼模型及细胞学实验研究JAG1对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发育形成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明确JAG1是否可以通过Notch通路影响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进而影响ENS的形成和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以期为进一步了解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方向。研究方法:首先在正常小鼠结肠及非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结肠标本中验证JAG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
胶原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起着维持组织和器官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它在内质网(ER)中的折叠和组装需要多种辅助蛋白的参与,如脯氨酸3-羟化酶(P3H)、脯氨酸4-羟化酶(P4H)、分子伴侣HSP47等。其中脯氨酸3-羟化酶复合物(P3H1/CRTAP/PPIB)可以特异性地羟化I型胶原α1链986位的脯氨酸,同时该复合物还具有二硫键异构酶和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的活性。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该复合物中任一
免疫、生长和繁殖都是猪育种中的重要数量性状。阐明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机制是猪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而随着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的发展,存在着大量的利用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来对这些性状各自的分子遗传机制进行解析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这些性状
当今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疫情依旧严峻。耐药性结核病持续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针对结核分枝杆菌尤其是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研究将为药物开发与疫情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结核分枝杆菌摄取铜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然而,其摄取机制尚未得到阐明。ABC转运蛋白因其广泛参与物质跨膜转运而受到人们关注。其中Rv1273c-Rv1272c经多项研究证实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密切相关,而该转运蛋白的功能尚未得到揭示。前期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