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寨头河与史家河墓地人骨稳定同位素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bi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戎族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东周历史的重要对象,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梳理和考证。但由于文献记载较为模糊,学者对其生活历史信息的认知极少,对其族系和文化的认识仍不清楚,尤其是戎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尚未得到清晰全面的了解。因此,尝试对戎文化墓地出土人骨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先民的生活状况。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寨头河战国戎人墓地与史家河战国墓地的发掘,为了解古代关中地区战国时期戎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了明确两处墓地先民的生产方式以及人群组成等问题。本文共采集了寨头河墓地22个人骨样品,16个人牙齿样品以及17个动物牙齿样品;史家河墓地27个人骨样品,24个人牙齿样品以及1个动物牙齿样品,分别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与Sr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战国时期该地区戎人的生业模式,探索戎人迁徙,为了解戎人生活历史提供更多的资料和线索。通过同位素测试数据结果,结合相关资料,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寨头河墓地先民的δ13C值范围为-9.19‰~-7.96‰,δ15N值在7.55‰~8.83‰之间;史家河墓地先民的δ13C值在-9.87‰~-8.09‰之间,δ15N值分布在7.41‰~9.56‰。说明寨头河墓地人群的植物性食物以C4类植物为主,动物蛋白在先民食物中占比不大,相较传统游牧人群少。史家河墓地人群的植物性食物同样来源于C4类植物;而动物蛋白摄取方面,SHSM8和SHSM9个体的食物结构中动物蛋白占比较多,其余先民摄取动物蛋白相对传统游牧人群偏低。2.寨头河墓地先民在性别、有无绑缚痕迹方面δ13C、δ15N值不存在明显差异。史家河墓地先民的δ13C和δ15N值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别;早中期与晚期先民的食物结构相似。两处墓地先民的食谱结果相似。3.对比孙家南头墓地、宝鸡建河墓地以及关中监狱墓地等,发现史家河秦人食谱中动物蛋白含量略低,可能是因为历史上迁徙至秦国边境或新领地的秦人多为罪人或贫民等社会底层人群。4.通过马牙釉质锶同位素比值数据确定的本地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在0.711156~0.711276,发现仅有史家河墓地2例个体锶同位素比值符合本地范围,表明史家河墓地SHSM13、SHSM37外,其余个体可能为外来者。利用先民牙釉质锶同位素比值数据确定本地范围为0.710649~0.711849,有24个个体锶同位素数据不在该范围内。W检验和Q-Q图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发现在去除异常值后,寨头河墓地与史家河墓地剩余数据数据仍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结合所有分析讨论可知两处墓地大部分先民有可能非本地人。5.战国时期,黄陵地区的寨头河戎人与史家河戎人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在吸收中原的农业技术后,形成了以C4作物为主的农牧混合经济模式。至战国晚期,史家河墓地秦人的移入也未改变当地的生业模式。6.通过对现有来源观点的探讨,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推断寨头河与史家河戎人来源可能为义渠戎,墓地人群中还包括秦人、北方草原民族和魏国人。
其他文献
如何看待道德,如何理解人性,这些始终是学界关于韩非子政治哲学性质评判的两个重要问题。在韩非子思想中,有作为本体的“道德”,本体“道德”决定着万事万物的方方面面,有着产生、推动、指引万物的能力;也有作为具体的“道德”,它是世俗社会各种主体应恪守的行为规范与法则,具体“道德”落实在人上,形成了伦理化的道德,规范着人性的发展与最终归宿,有道德的人便被称为“有德之人”;落实到政治上,则构成了以“法”、“术
西海固乡土和西部城市构成了郭文斌的小说世界,其乡土作品中的诗意表达及安详人生已在评论界引发了较多关注,而城市书写作为郭文斌小说创作的重要领域,尚未在学界引起足够关注,仅有《水随天去》《陪木子李到平凉》等少数城市作品作为乡土创作的对照进入批评家的视域。本文将以郭文斌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大年》《吉祥如意》《瑜伽》作为主要文本素材,选取《小城故事》《陪木子李到平凉》等27篇城市小说作为研究文本,借鉴城市与
樊增祥(1846—1931)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文人。他不仅是清末中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在词学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广泛蒐集樊增祥词学资料,在此基础上展现樊增祥词学成就。拟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樊增祥词学创作分期及词学交游。根据樊增祥生平及词集结集情况,其词学创作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为其初学词至五十岁时,中期为五十岁至清朝覆亡之时,后期为易代之后。这三个时期词学创作有其变化及特点。樊增祥的词学
唐代河湟地区是连接青藏高原与中原内地的黄金桥梁,也是被誉为“五个动脉的心脏地位”。河湟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决定了河湟地区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一方面河湟地区具有作为实体意义层面上的地理区域属性,即其本身意义,另一方面河湟地区还因河湟战争与唐蕃关系而具有泛化、虚化意义层面上的情感文化属性,即其外延意义。本文将从河湟地区的本身意义和外延意义两个维度入手,对唐代河湟诗歌的内涵意蕴与价值意义进行展开研究。本
齐格蒙特·鲍曼是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方面的著名社会学家。在一个时刻流动的、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极易崩塌的消费主义世界里,他试图呼唤人们关注全球化世界中当代人的不安与恐惧,鲍曼始终带着对个人处境的敏感和人文学者典型的焦虑、带着强烈的人文关怀观察这个世界。他不断地尝试用通俗的叙述方式、独特的视角和隐喻的写作风格去阐释各类后现代人群的状况,鞭辟入里地直击在后现代磅礴、繁杂的大背景下,人类如何一步一步地试探前
唐湜是“九叶诗派”中较少被提及而又极具个人特色的一“叶”,他的长篇叙事诗创作以其幻美与深沉并存的风格及其向内挖掘的深度,充盈了中国长篇叙事诗创作体系。唐湜以南方风土故事为基础创作的叙事诗以其清新幻美的诗风发展了中国式的牧歌创作;以历史传说为基础创作的部分长篇叙事诗则颇具史诗风格,补充了中国现代史诗创作的不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关于唐湜诗歌创作及其诗歌批评方面的相关研究。正文部分从唐湜叙事诗的叙
苏丹北方使用奴隶的历史早于土-埃政府的征服。在丰吉和富尔王国时期,奴隶仅供王室及精英阶层使用,使用奴隶是少数人的特权,代表着其高贵的社会地位。此时期奴隶在精英阶层中很显眼,奴隶多处于官僚及军事贵族阶层。穆罕默德·阿里的征服将苏丹历史带进了土-埃统治时期。统治初期,土-埃政府、欧洲商人和杰拉巴小商人等致力于猎取奴隶。穆罕默德·阿里及其继任者缉取奴隶以建立忠诚的奴隶军队,杰西迪亚在军队中发挥重要作用。
20世纪后期,当代西方文艺思想中的“空间转向”与文学领域呈现出互动的态势,引发了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大力革新空间的形式。意大利作家巴里科关注处于发展变化中的空间观念,在其作品中他对空间进行了编码与重组,构建起了一个意蕴丰富的文学空间。巴里科通过文学创作,表达了对人类在现代生存境遇中与空间的紧张状态的思考。论文一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梳理论题缘起、介绍研究背景和阿利桑德罗·巴里科作品的国内
北京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地,甚至早在19世纪中后叶,西方人就开始携带刚发明不久的照相机闯入京城进行拍摄,现代性的媒介与都城北京由此开始未曾间断过的共生关系。现代视像技术与北京城市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提供给城市人全新的感知方式。本文关注北京早期城市影像,以1860年北京最早的一幅照片《通州燃灯塔》为起点,以1921年故事片的出现为终点,将史前史纳入研究视野,探析历史影像中北京与视觉媒介所产生的碰撞。内容
如今博物馆正处于一个变革与转型的时期,受20世纪70年代“新博物馆学”理论以及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营销理念的出现,博物馆从以收藏、研究、展览为主功能的“以物为本”的收藏机构向以教育功能为主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机构转变。与此同时,博物馆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融合的重要力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博物馆学界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博物馆在社区中发挥的作用。法国国家移民历史中心(la Cité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