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是让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离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切实有效的路径。“精准扶贫”提出到实施,已有三年左右的时间,脱贫成效显著。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仍存在诸多困境或难题,需要进一步创新扶贫机制,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本文以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为研究对象,选取中部地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SC县为研究案例,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研究的概况,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做法、困境及其生成逻辑和解困路径。 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价值,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概述,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脱贫成效显著。但是,实地调查发现其仍存在诸多困境或问题。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完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而且可以为地方政府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方法借鉴。国内学者对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及意义的丰富、实践困境和创新路径三方面,而国外学者侧重于研究贫困产生的根源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论文第二章详细论述了精准扶贫的内涵,构建起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核心是指集中社会各方力量,正视贫困问题,聚焦贫困村/户,对其开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同时在整个扶贫过程中始终坚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通过大量阅读,构建起精细化治理、包容型增长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参与式与利贫式扶贫的理论基础。 论文第三章概述了SC县的概况、精准扶贫的实践做法和现实困境。SC县,位于中部经济发展中等偏上省份,其自身为欠发达地区,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多维贫困测量和贫困对象识别、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帮扶、立足资源实情,发展产业扶贫、贫困对象、资金专业化管理,动态进出和分析、划分贫困原因、等级,采取帮扶是SC县精准扶贫的实践。然而,也暴露出贫困对象识别偏离,去真存伪时有发生、项目扶贫靶心偏离,贫困户未能真正受益、扶贫资金分配不科学,投放效率低、帮扶措施简单,形式化色彩浓厚,针对性不强、扶贫队伍力量和能力不足,责任感严重缺失和农户内生动力不足,精准扶贫理念有失偏颇等问题。 论文第四章主要对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贫困对象识别方法不科学、精准扶贫政策设计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遗留的隐患和帮扶队伍及其能力不足,责任缺失是导致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主要原因。 论文第五章提出了精准扶贫实践的解困路径。其中,创新贫困识别方法,优化识别机制、分析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帮扶、加强教育扶贫,培育贫困群体自身发展能力、加大扶贫工作规范性管理,保障精准扶贫良性运行、严格落实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精准考核机制、加强扶贫专干能力培养,铸造精准扶贫核心力量和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扶贫大格局是化解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