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低温冷害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区域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9~2004年6年间5~9月水稻生长观测数据和逐日平均温度数据的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产量构成与温度指标的关系模型。并结合黑龙江省2000~2004年逐日平均温度格点数据,运用Visual C++和GIS技术建立了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计算与查询界面。本文对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影响程度、产量大小与敏感生育期气象要素的关系;低温冷害在黑龙江全省的空间分布特征;移栽期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影响的变化规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黑龙江省水稻受低温冷害的影响程度和产量大小的主要决定于抽穗期前后的温度条件。其中拔节至抽穗、抽穗后10大和抽穗至成熟的温度条件通过影响茎杆重、空壳率和千粒重三个产量构成冈素最终影响产量的大小。2、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黑龙江省中部地区存在一个冷害多发地带,中部由北部的黑河地区向南经过五大连池与小兴安岭地区直至伊春是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最易发生、冷害发生等级最严重的地区。向南延伸,越过绥化和方正两地,从牡丹江地区直至黑龙江省最南端是另一个冷害多发带,且这一地带的冷害发生强度与频率都要弱于中北部的冷害多发带。东西方向上,东部三江平原地区冷害强度大于西部松嫩平原。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的抚远地区,是三江平原冷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向西延伸,经双鸭山与佳木斯地区直至松嫩平原,冷害强度和频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西部的松嫩平原地区是整个黑龙江省冷害最轻工的地区,特别是大庆与齐齐哈尔地区。3、黑龙江省水稻在不同的日期移栽,低温冷害的影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移栽日期拖后,会使低温冷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均有较大增加,最大可能避免水稻低温冷害的最佳移栽日期介于第125天(DFJ1)至第133大之间即5月5日至5月13日之间。6月以肝移栽的水稻,由于灌浆期缩短,低温冷害的发生概率利强度均会人大提高。4个移栽日期2000~2004年间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的影响大小大致有以下规律:第153天移栽>第143天移栽>第133天移栽≈第125天移栽。第125天移栽与第133天移栽低温冷害影响大小差别不大,部分年份还公引起低温冷害影响增加。而且,这种规律在低温年份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