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涉梦小说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的涉梦小说在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意图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征,与唐前涉梦小说在内容、形式、思想表达上有所差异,说明了唐代小说观念和作家思想的变化。第一章,梳理唐前非小说类涉梦文学的主要代表,并总结其特点。包括史传文学、诸子散文和辞赋,并具体分析《左传》、《史记》、《庄子》和宋玉的辞赋中的涉梦篇章。这些作品之所以写到梦境,有的是为了表达政治观点,有的则是为了抒发情感。它们对于梦境的描写也各不相同,史传简约,散文深刻,而辞赋则优美空灵。对这一部分的梳理主要是为了与涉梦小说做对比,分析涉梦小说的特点。第二章具体分析唐前涉梦小说,尤其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小说没有取得独立的文体地位,创作的观念不强,表现出对于史传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自身特点不突出。它们大多内容雷同,粗陈梗概,没有太多的文学性,与唐代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第三章进入唐代。唐代的涉梦小说数量众多,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新的特点。首先是篇幅加长、内容丰富,在叙事上运用梦境增加悬念,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其次是注重描写,注重描绘仙界和梦幻的场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独具个性,拥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同时梦境的形态也更为丰富起来,更加离奇。在主旨方面,涉梦小说不仅依旧注重教化作用和宣扬宗教思想,同时在人生意义的思考上也有很大发展,以“人生如梦”的思想最普遍。除此之外,有一些则表现为单纯的审美抒情,以沈亚之的《秦梦记》和《异梦录》为代表,这成为唐代涉梦小说的义一个重要主题。第四章是结论,唐代涉梦小说更为注重好奇,诸多作家具备有意为小说的观念,不像先前那般仅为搜集记录而已。其次,唐代的社会环境也对创作有巨大影响,小说中的梦境形式虽奇,梦中经历的事情、情感却有真实感,体现出唐人更为关注现实的特点,他们有意将抱负和情感寄托其中,加以诉说。到了唐代,小说也如同诗歌一样,成了作家抒情言志的新阵地。
其他文献
<正> 气功为什么能治病?最近一、二个月来,在和初练气功的同志们谈话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气功为什么能治病?我想这是应该得到解答的问题;但是根据目前气功研究的各种材料
本论文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基础,运用韩氏语境理论探讨了语境在实现语篇连贯中的作用,并基于真实语料—应用语言学论文摘要分析。韩礼德曾定义过语篇就是功能中的语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然而城镇化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的资源、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作为
在汉语词汇研究领域,词汇化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突出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以现代汉语传信表达的常用双音词“据说”为研究对象,对其词汇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
通过对岗南水库中浮游植物数量、种群结构的分析以及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对水库水体的营养程度、出现富营养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水库
文章立足于用户体验的视角,结合笔者的体验感受,对"开心消消乐"游戏进行解构分析。得出该游戏成功要点:目标群体大众化、基本玩法简单、易于入门、玩法丰富、增加社交机制、
本文以一组近义词“本来”、“原来”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义、句法、语用及篇章这几个方面进行描写和论述,辨析它们的异同。这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词教学和虚词教学,同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记录者和传载者,饱含华夏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汉字由象形文字到抽象符号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见证着中华文化的宗教伦理道德科学艺术民生百态的变迁。学习汉语,
社会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趋势是良好的。为了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OEM生产与现代工业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研发型企业的生产商,由于他们自身的生产能力不能达到大规模大批次的生产,亦或是缺乏某些必要的部件等,此时就需要求助于其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