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萼堇菜多倍体复合体的起源和分布格局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倍化是植物中最重要的同域物种形成方式之一,基因组加倍是植物进化的普遍现象,大部分甚至大多数被子植物都是多倍体起源的。多倍体通常更容易占据更广的环境。另一重要的问题是多倍体细胞型是一次起源还是多次起源的,现在一般认为多倍体的多次起源是普遍规律而非例外情况。长萼堇菜(ViolainconspicuaBlume)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常见杂草,属于堇菜科堇菜属合生托叶组紫花地丁系;它是一个多倍体复合体,同时具有2n=24和2n=48两种细胞型。本研究基于长萼堇菜中国21个种群的染色体观察,探明不同细胞型在中国的分布格局。同时,采用AFLP标记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与地理分布的长萼堇菜种群的遗传变异水平及遗传结构,探讨长萼堇菜种内系统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检测单一古老起源和多次起源模型,并推测八倍体长萼堇菜在历史上可能的起源次数,为探讨多倍体植物进化提供了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所采集的长萼堇菜21个种群中,有南京a、张家界、永州a、永州b、海口5个四倍体种群(2n=24),其余16个为八倍体种群(2n=48)。四倍体种群主要分布于中国分布区的中部(湖南),另外海南和江苏各有一个种群;而八倍体种群则分布于中国分布区的东、南、西部;台北种群为八倍体;南京同时有四倍体和八倍体的分布。总体来说,八倍体长萼堇菜的分布范围较四倍体更广。   2、STRUCTURE、AMOVA分析的结果和基于最大简约法(MP)建立的系统树的结果一致:长萼堇菜在中国的种群并没有明显的按细胞型聚类,而是根据地理区域形成四大聚类分支:1)东部地区,全部为八倍体;2)东北地区,包括1个四倍体种群和2个八倍体种群;3)西部地区,也全部是八倍体;4)南部地区,有4个四倍体种群和5个八倍体种群。   3、从MP树的结果还可以推测八倍体起源的次数。可以看出,长萼堇菜八倍体在进化历史上至少发生过5次起源,其中四次可以确定,所产生的八倍体都是单系类群。但是八倍体种群广州a和广州b是复系类群,说明这两个种群并不是一次多倍化产生的,至少经过了多于一次的多倍化。
其他文献
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虽不易被人体感知,却会对集成电路产品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片上ESD防护。本论
本文利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于2011在华南植物园小青山实验样地观测了华南地区常见树种荷木15棵的树干液流,同时监测林冠上方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湿度和温度、0~30cm的土壤含水
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高新技术的通信领域,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着,而其中的无线通信技术更是最具市场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一个分支。现阶段,无线通信
ZnO在常温时的禁带宽度是3.37eV,激子束缚能是60meV,是重要的Ⅱ-Ⅵ族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并拥有绿色环保、性能稳定及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使它在光电
(本刊讯)9月30日至10月8日,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油画学会学术支持,沈阳书画院、沈阳油画学会承办的“黑土地之歌——东北油画艺术邀请展
城市峡谷存在大量短多径,定位精度受很大影响。传统基带多径抑制技术只在码相位一个维度改进相关器设置,对中长多径有很好抑制效果,但对短多径抑制效果不佳。本文设计基于块处理
近年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技术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迅速发展。由于部署环境恶劣、节点能力受限等因素,使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成为了目前设计无线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大肠杆菌的包涵体形成机制是生物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工程领域的关键性问题。目前的相关研究往往把大肠杆菌细胞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细胞作为相同的个体来进行研究,包涵体是如何在单
感兴趣区域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人类视觉系统处理一个较为复杂的场景时,会先将其视觉注意力集中于该场景中的几个特定对象上,这些对象被称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