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和防治技术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有着白色黄金美誉的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在中国,虽然导致棉花减产的因素很多,但是一种由土传病原菌引起,被称之为“棉花癌症”的黄萎病是导致中国棉花减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必须严加防控。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找出高效的病害防治措施来控制日益严重的棉花黄萎病。本研究的思路是基于过去三十年里反复试验提出的综合病害管理方法(IDM),它仍然是作物可持续生产、环保型病害管理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旨在验证综合防治黄萎病(IVWMC)方法在棉花上的可行性。本研究发现几种真菌在土壤、根系周围以及植株中不同的出现频率与黄萎病存在关联,真菌多样性与黄萎病的相关性,为探讨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基础。本研究通过扩增真菌基因组rRNA的ITS区域,分别从土壤和植株中分离出30和23种真菌。菌落形成单位(CFU)在播种前后的干土壤中呈显著性差异,而播种后所有真菌在土壤中的整体出现频率要显著高于播种前。相对于土壤稀释法,土壤平板技术对于确定真菌出现频率更简便,不过后者更有利筛选单个孢子。直接从棉花植株中分离真菌是确定真菌与植株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佳方法。大多数的生防菌种,包括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和T. viride),康宁木霉(T. koningiopsis),钩状木霉(T. hamatum),深绿木霉(T. atroviride),长枝木霉(T. longibrachiatum),拟青霉(Paecilomyces sp.)和毛壳菌(Chaetomium sp.)都是从土壤中分离而来,然而,拟青霉和毛壳菌在土壤和植株中均有发现。本研究还对强致病黄萎病菌的最佳生长条件也进行了探讨,发现培养基类型、温度、光周期和pH值对菌丝生长影响都呈显著(P<0.05)差异。本研究鉴定出了一个在纤维品质和产量均表现优异的抗黄萎病材料,同时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定棉花抗病性的的标准和方法。田间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全部所选材料的抗病性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还表明材料1421Bt-4133、澳Siv2. Arcot-1和GP93为高抗材料,而Arcot402bne、Arcot438、新陆早3号和冀棉11号为高感材料,中21371和豫棉2067抗性中等,其中1421Bt-4133的其他重要性状也表现优异。通过比较,发现浸根法是筛选抗病材料最快捷的方法,浸根法和茎注射法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前者更省工省时。混土法1和灌根法更有利于研究植株生长的相关参数。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除纤维伸长率以外,产量和纤维品质(如铃重、籽棉产量、衣分、纤维细度和纤维均匀度)均受黄萎病影响。本研究还探讨了不同的化学物质对棉花植株的辅助抗性,我们测试了10种常规性杀菌剂单独使用,或与丁基羟基甲苯(BHT)和海藻酸钠(SA)混合施用对黄萎病菌的抑制效果,4个单独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恶霉灵和五氯硝基苯)和它们与BHT和SA混合使用均表现出了显著(P<0.05)的抑菌作用。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分别与BHT+SA混合,对黄萎病菌生长也表现出了强力的抑制作用。对这四种具有较强杀菌作用的化学物质进一步在温室进行单独或混合使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这些杀菌剂显著提高了高感黄萎病材料的抗病性,其中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混合物使黄萎病菌存活率显著降低,因而表现出最强的抑菌性。而通过分离多菌灵混合物处理的植株,也未发现黄萎病菌的感染,进一步证明了该混合物最强的抑菌性。相反,恶霉灵和五氯硝基苯的混合物及其单独处理,则效果较差,黄萎病菌存活率最高。14种不同的单一化合物及其与海藻酸钠(S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吐温80分别混合后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抑菌能力,而硫酸铜(CuSO4)、氯化铁(FeCl3)和SDS表现出显著抑菌性。与其它组合相比,所有14种化合物与SDS组合均表现出100%的抑菌性。在温室条件下,几个核心化合物的防治效果在不同处理间[T-1:CuSO4; T-2:FeCl3和T-3.茉莉酸(JA)]单独使用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T-1表现出最强的抑菌能力,其次是T-2,在处理后的株高和植株鲜重方面都超过了对照。核心化合物(CuSO4和FeCl3)与SDS和柠檬酸钠混合后,显著降低了病菌的存活力,并增加了植株株高和鲜重,其防治能力为T-1(CuSO4+SDS)>T-9(FeCl3+柠檬酸钠)>T-2(FeCl3+SDS)>T-8(CuSO4+柠檬酸钠)。BHT和缩节胺(DPC)结合使用也有相似结果。本研究同时鉴定了这些化合物在温室条件下对植物的保护作用,当SDS和柠檬酸钠与两个核心化合物(CuSO4和FeCl3)结合使用时抑菌性也有所改善。本研究还探讨了单独使用生防菌(BCA)或将其与一些化学物质混用后,在离体培养和温室条件下对黄萎病的抑制作用。利用双重培养法(微寄生)和挥发性代谢物(抗生作用)法研究了13个不同的真菌和9个细菌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两个方法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真菌类BCA的离体抗菌试验显示,长枝木霉和粗糙链孢霉(Neurospora crassa)对于抑制黄萎病菌具有最强的潜力。而这些生防菌与BHT、KH2PO4和L-鼠李糖等化学物质在离体混合培养时,依然保持高效。但是,抑菌率(%)相对于BCA单独使用时稍低。在温室条件下,4个所选的真菌类BCAs(长枝木霉、绿木霉、粗糙链孢霉和拟青霉)的抑菌效果与离体条件下的结果呈相关性。然而,不同生防菌在不同处理方法下的抑菌效果有所差异。4个BCAs分别处理种子后,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过,相比绿木霉和拟青霉而言,长枝木霉和粗糙链孢霉在不同处理方法中均表现出最强的抑菌能力。细菌的离体培养的抑菌测试表明,不同的细菌具备不同的抑菌能力,在双重培养法和挥发性代谢物法两种培养方法中,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 sp. Subtilis)表现出最佳抑菌能力,其次是巨大芽孢杆菌(B. megaterium)、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荧光假单孢菌(P. fluorescens Migula)和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而且,解淀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孢菌在两种方法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上述提到的化合物与细菌BCAs配合使用能起到更好抑菌效果。因此,我们对这4个细菌BCAs(枯草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孢菌)在温室条件下的抑菌能力也进行了测试,枯草杆菌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单独使用这些BCAs或与化学物质混用时对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都强,不过,荧光假单孢菌的抑菌能力在温室条件和离体条件下差别不大,温室下只在使用种子处理时有一定效果。总之,无论是单独,还是混合使用BCAs,对株高、鲜重和叶片数的促进作用,枯草杆菌最好,其次是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本研究也选择了一些具有抑菌潜力的中药作为抑菌剂,在离体培养和温室条件下,测试其对黄萎病的抑菌能力,这将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黄萎病综合防治提供更多的方法。筛选出的26种中药对黄萎病菌生长抑制作用差异显著,表现出不同的杀菌潜力。无论是离体培养还是温室条件下,五倍子(Rhus chinensis Mill.),乌梅(Prunus mum),黄连(Croptis chinensis Franch)和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 chinensis)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能力。其中五倍子和乌梅对黄萎病菌抑制和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都较强。利用高抗(Arcot-1)、高感(Arcot-438)黄萎病的两个近等基因系进行接菌处理,通过RNA-seq技术,分析与黄萎病抗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棉花黄萎病抗性形成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Solexa技术共建立了4个RNA-seq测序库,总共获得64077732高质量片段(5961913746个碱基),平均长度为93.04bp。对4个库进行从头拼接后共获得327477个转录本,平均长度为200bp,进一步拼接获得141935个Unigene,在TREMBL、NR、PFAM等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后发现,共有22170个Unigene基因注释到25个KOG途径,53357个Unigene基因归类到63个GO注释条目下,然而大多数Unigene都与生物学过程有关,特别是代谢过程和细胞过程。有23569个Unigene注释到KEGG途径,其中1078个注释到不同的酶反应,301个不同的代谢途径中。比较两个抗感材料的接菌处理[Arcot-438(In)/Arcot-1(In)]发现了4106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抗病性有关,而对抗性材料的诱导表达处理[Arcot-1(CK)/Arcot-1(In)]发现4123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抗性的诱导有关。进一步比较两个结果发现,共有13427个(4346个上调,9081个下调)共同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分布于122个(73个上调,95个下调)GO和22个(14个上调,8个下调) KEGG途径中,它们及其所属途径可能与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产生具有密切的关系。GO结果还表明,大多数上调基因都集中在生物过程中的代谢进程、细胞进程和生物调节等分支上。同样地,大部分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也集中于细胞组成中的细胞、细胞部分等分支中,以及分子功能的结合、催化活性、运输因子等分支中。KEGG结果表明有12个重要的途径可能与棉花黄萎病抗性有密切关系,其中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以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途径是最重要的3个途径。根据基因注释和表达量差异分析,共鉴定了15个上调,9个下调的显著差异差异基因。而且,一些重要的相关基因,如E1.14.17.4(K05933)、DNMT.Dcm(K00558)、metE(K00549)等都与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合成通路(ko00270)密切相关。而基因FLS2(K13420)、RPS5(K13460)和RPS2(K13459)与植物病理互作通路(ko04626)相关,棉花在黄萎病菌侵染后,与植株抗性相关的大量基因和代谢途径的发现,可用于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棉花黄萎病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的棉花病害综合防治方法(IVWMC),将为控制黄萎病提供一个有效的措施,最终使棉农、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从中受益。
其他文献
<正> 河南省玉米播种面积约232万hm~2,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玉米收获机保行量只有285台,机收面积只有600hm~2,机收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大农民迫切渴望实现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功能基团,采用共缩聚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氨基功能化介孔硅材料(AFM),并研究其对二氧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但是目前过程性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较少,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过程性评价理念与高中地理实践性学科性质相契合,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不仅有利于丰富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将过程性评价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
目的研究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高危组与中危组,各34例;并选择3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
目的:观察重组α-2b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以及病毒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A、B、C 3组,A组34例,用300万U重组α-2b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其中81例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po,qd,共8周;17例在原用卡托普利基础上加用该药,剂量同前。结果:显效49.0%,总
探讨了科技查新过程中查新点的提炼与归纳、查新检索用词及查新结论的撰写,分析了影响查新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查新工作质量的建议。
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新时期现代化建设阶段,经济水平日益提高,这其中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国有企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有中国特色的
一、科创板推出的背景(一)注册制呼声日益高涨如上一节所述,国内注册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受限于市场现实问题,一直没有实质性推进,如在原有板块开展注册制试点,将会产生新老
借鉴西方操控学派的研究视角,结合文化学、传播学、社会学的理论成果阐述政治对于翻译的多层面操控的原因及表现,分析其操控的作用,指出在目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增强政治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