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讽是一种不同的语义域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表达形式。反讽的作用在于避免作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为了反映人类的生存困境,受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钱钟书以讽刺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所以,为使反讽语言反映出了一定的效果,在小说《围城》中钱钟书使用了多种叙述技巧以更加智慧的、迂回的语言对所描述的对象进行了阐述。20世纪70年代珍妮·凯利与茅国权合作,将《围城》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汉英语言的独特性以及客观存在的中西文化差异,使反讽的成功翻译面临着诸多障碍。由此在反讽语言的翻译过程中他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重现这些反讽语言的精髓。由于反讽不但可以避免作者以过于武断或直接的方式把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强加给读者,而且可以以一种曲径通幽的方式,更为智慧,更有诗意地将作者的态度隐含于曲折的陈述中,让读者自己领会。所以说反讽翻译不仅仅是对语言的表层意义的转述,而是要使译文在通达的基础上能够让译文读者得到和原语读者相近的感受。具体来说就是译者要使译文读者最大程度的像原语读者那样领会到原著作者隐含于曲折陈述中的态度。金隄通过等效翻译理论尝试探索出一种最接近原文的文学翻译方法。其等效论中包含三个概念,他们分别是:接受者概念;效果概念和对等概念。效果概念是这个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效果概念是指,目标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对接受者产生影响或作用即接受者对原文的体验和感受。等效原则是指,接受者是否体会到了原文的主要精神的、具体的事实和意境气氛。如上所述,金隄的等效理论强调了信息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围城》中的反讽翻译,可以根据这一理论进行研究。本文从金隄的等效理论出发,探讨了《围城》中反讽的翻译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原著作者钱钟书通过反讽的语言中包含的信息对原语读者产生了若干作用。其中包括使原语读者感受到了反讽语言中包含的礼貌,幽默,批评,讽刺,喜欢的意味。本文在分析小说中部分典型的反讽语言在英译本中的翻译的同时研究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方法,并以译著是否能令译文读者获得和原著读者相近的感受为标准探讨其译文的可取性。本文在对英文译著中的反讽语言的详细分析研究后发现译者在处理《围城》中的反讽翻译时运用到了多种翻译技巧,当原文中反讽语言不为西方读者所知或不具有中西文化共性时,译者通过运用适当的翻译手段或技巧,对原文具体事实给与保留,并传达出原文的主要精神,其意图是让译文读者付出一定的推理努力去获得语境效果和原文的意境气氛,最终使译文读者获得和原文读者接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