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国内外文献关于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病率0.3%-7.46%不等。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20%-40%。许多科学家对其发病机制提出了多种解释,创立了多种学说,但尚未得到公认。据文献报道,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与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有关。MMPs是一类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armatrix, ECM)的酶家族,其生物活性依赖于钙、锌离子等微量元素。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具有高准直性,高分辨性,其中的三条线站能够对医学标本进行组织微量元素学及形态学研究。本课题希望通过应用同步辐射方法测定微量元素在翼状胬肉和结膜组织的中的表达及差异,为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目的建立用同步辐射检测翼状胬肉及结膜组织的实验条件,用同步辐射技术研究翼状胬肉组织结构特点及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和分布,探讨MMP-2和MMP-9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探索翼状胬肉提供理论依据及新途径。方法实验分三章,研究对象分为胬肉组和结膜组。第一章:根据上海光源同步辐射BL15U、BL13W、BL16B线站中的检测参数,设计翼状胬肉与结膜标本制作的方案。第二章: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法测定胬肉组织与结膜组织中微量元素相对含量及分布;同轴相衬成像及显微断层成像法观察胬肉三维结构;小角散射法测定胬肉与结组膜内部结构的差异;第三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和MMP-9在翼状胬肉组织及结膜组中的表达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章结果如下:第一章:BL15U中:胬肉组织标本,经100g.l-1中性甲醛固定后,冰冻切片厚度40μm时能得到满意结果。BL13W中:翼状胬肉组织标本,经100g.l-1中性甲醛固定后,经严格的脱水后能得到满意结果。第二章:胬肉组中钙、铜、铅等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低于结膜组,而铁、锌元素高于结膜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翼状胬肉组织中钙元素散在小片集落状分布;铁、铜、锌元素集中,大块状集中分布,形状不规则;铅元素密集斑驳状镶嵌分布;三维结构示内部结构不均匀,呈蜂窝状排列。结膜组中钙、铅、铜散在、斑驳状镶嵌分布,铁和锌的分布相对较均匀,小片集中状分布,呈分散性,内部组织排列均匀。第三章:MMP-2和MMP-9在胬肉组和结膜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5%,85%和40%,25%。两组MMP-2和MMP-9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与MMP-9的相关系数为rs=0.585,p<0.007,有统计学意义,MMP-2与MMP-9呈正相关性。结论各章结果如下:1、BL15U的胬肉组织标本需要控制切片厚度,在40μm左右,所依附的载体为6μm的Mylar膜。BL13W的翼状胬肉组织标本需要严格脱水,保证组织处于低含水量状态。2、同步辐射可以用于翼状胬肉微量元素相对含量及分布,三维结构,及内部颗粒结构的研究。3、MMP-2、MMP-9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上调,两者表达呈正相关,起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