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弥散加权成像与MRI动态增强对可疑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比较弥散加权成像(DWI)与两维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2D DCE MRI)对可疑SHCC小病灶的检出敏感性,评价DWI对SH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45例患者共46个病灶(≤3cm)被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DWI和2D DCE MRI检查,DWI成像采用ASSET-DWI(EPI),在b值(600,800sec/mm2)下进行。2D DCE MRI采用FSPGR序列,行Gd-DTPA动态增强成像,然后有两位读片者独立分析2D DCE MRI图像,给出病灶的定性诊断,根据病灶DWI后的图像测量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确定病灶的性质。结果:35例SHCC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平均ADC值1.32±0.14×10 -3mm2 /s , 7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平均ADC值1.57±0.06×10 -3mm2 /s,4例肝细胞腺瘤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平均ADC值1.95±0.10×10 -3mm2 /s,SHCC病灶与周围肝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周围肝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细胞腺瘤与周围肝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根据病灶的信号特征改变结合ADC值的测定对SHCC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细胞腺瘤鉴别的诊断准确率达90%,动态增强鉴别的诊断准确性为84.8,两者联合应用的准确率为97.8%结论:综合应用DWI上的病灶信号特征改变和ADC值的量化分析,DWI可以为SHCC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第二部分弥散加权成像与MRI动态增强对肝囊肿及肝血管瘤检测的比较目的:评价DWI对肝脏良性病变(囊肿及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共20个病灶(≤3cm)被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一次同时行DWI和2D DCE MRI检查,DWI成像采用ASSET-DWI(EPI),在两个b值(600,800sec/mm2)下进行。2D DCE MRI采用FSPGR序列,行Gd-DTPA动态增强成像,然后有两位读片者独立分析2D DCE MRI图像,给出病灶的诊断,根据病灶DWI后的图像测量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肝血管瘤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平均ADC值2.20±0.18×10 -3mm2 /s , 8例肝囊肿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平均ADC值2.45±0.16×10 -3mm2 /s。肝血管瘤病灶与周围肝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囊肿与周围肝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根据病灶的信号特征改变结合ADC值的测定对囊肿和血管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对于肝脏良性病变,肝囊肿和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上,弥散成像与增强检查一样精确。